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兴能源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时下,《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起草完毕并上报国务院,有望于2011年底出台。有关机构预计,此举将引发新能源投资热潮,未来10年内中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

        黄刚与他的华北油田正在布局煤层气、地热、城市燃气等产业的进一步打造。而在当下的中国能源领域,像黄刚一样进军新兴能源的一线石油主帅还有更多。

 

“三箭齐发”寻突破

 

        华北油田总部设在河北任丘市。拥有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总经理与华北油田管理局局长双头衔的黄刚,早已把目光远眺于这座城市之外。从事能源建设20多年,他越来越感到职责的压力。

 

        作为中国一个老油田,如何在运行油气发展的同时,拓展新型绿色能源,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华北油田公司把主攻方向锁定在煤层气、地热、城市燃气上。

 

        进军煤层气,在国内遇到的最大难点是煤权与气权重叠。华北油田公司通过换位思考,架构“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新合作模式,与山西潞安集团等区外大型煤炭企业联袂开发,并在沁水地区建成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年处气能力10亿立方米,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煤层气技术工艺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可减少煤矿瓦斯直接排放5亿方以上。

 

        步入地热开发利用,变粗放式、低层次为集约型、高档次。华北油田公司在加快留北油田等规模利用地热资源项目研究基础上,去年于河间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地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发电量300万千瓦时,年增油1.2万吨,地热维温替代加热炉年节油2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依靠地热年发电量将达到1.275亿千瓦时,提液增油达到近7万吨。

 

        以液化天然气作支撑,加快推进城市化燃气工程。华北油田公司牵手昆仑能源,大力拓展液化天然气,业务区域辐射华北5省市区、华东5省一市,截至今年11月初,累计销售天然气25亿方。而下一步将以如东LNG接转站为依托,形成华北、华东LNG网络,同时以曹妃甸LNG接转站和山西煤层气资源为依托,打造京津冀加气网络。

 

未来投资或达5万亿元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将在未来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日本的1/2、美国的1/4,但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这是业界的共识。而一个被视为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揭示,“十一五”期间共投入1.73万亿元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在过去5年间,中国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跃居全球第一,这其中水电占35.9%、核电占21.2%、风电占27.1%、太阳能光伏占11.5%,生物质能占4.3%,而处于全球第二位的美国,在这5年间的投资总额相当于中国的86%。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新兴能源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而面对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4%的约束性指标,更大力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减轻依靠水电来完成此束性指标,并不轻而易举。

 

        风电间歇性电源并网瓶颈不断凸显,智能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难以同步完成,造成大量弃风和风电消纳困难等问题。而光伏发展“两头在外”,国家现有政策不足以拉动国内光伏市场。这些面临的挑战更不能小视。

 

        业界专家分析指出,推动中国新兴能源发展,必须站在顶层设计高度,兼顾土地、水能、生能等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以速度、质量和效率的协调为前提,走上多元化、均衡化的产业之路。

 

        时下,《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起草完毕并上报国务院,有望于2011年底出台。有关机构预计,此举将引发新能源投资热潮,未来10年内中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