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兰炭行业供需规模分析 目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兰炭市场现状调查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以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兰炭(人们也称半焦、焦炭),结构为块状,粒度一般在3mm以上,颜色呈浅黑色,目前,兰炭主要有两种规格:一是土炼兰炭,二是机制兰炭;尽管两种规格的兰炭用的是同一种优质精煤炼制而成,但因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不同,其成本和质量也大不一样。其中优质的兰炭产于陕西的神木和府谷。

        我国兰炭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以陕西榆林地区为例,开始采用露天土法炼焦,经过卧式炉、SJ复热直立炭化炉,到现有的SJ低温干馏方炉以及30万吨/年、60万吨以上群炉组合。兰炭产业在2006~2008年间,根据国家发改委“关闭落后小半焦”的产业政策要求,全部关停淘汰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土制兰炭生产工艺和设备,转而上马机制兰炭,使兰炭产业由原始粗放型向清洁高效型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兰炭生产规模已超过亿吨,生产主要集中在陕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区域,应用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体系。

        其中,榆林市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成为榆林市依托当地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

        兰炭行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是煤价上涨,成本激增。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一直缓慢攀升。尤其入冬以来,各地煤炭需求大幅增加,而煤炭企业因年度任务即将完成,处于安全稳定考虑,大多限产减产,致使煤炭供需矛盾陡然加剧,煤价大幅攀升。目前,榆林当地块煤到厂含税价已经达到550元(吨价,下同),同比上涨150元,且煤质差、杂质含量高,使兰炭耗煤量由原来的1.4吨增至1.6吨以上,兰炭仅原料成本就高达770~880元,完本成本超过900元,比去年同期激增约200元。

        二是需求锐减,打压产品价格下行。在生产成本大幅攀升的同时,8月份以来,各地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纷纷采取铁腕手端,对高耗能的电石、铁合金、合成氨等兰炭主要消费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政策,导致下游需求同比骤减30%以上,打压兰炭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榆林地区兰炭出厂价普遍只有800~850元,较去年同期重挫250~300元。

        三是产能过剩,拖累价格下行。我国兰炭主要消费领域为:电石1400万吨/年、铁合金800万吨/年、合成氨1000万吨/年,其他500万吨/年,年需求总量约3700万吨。按现有4500万吨产能计算,年平均开工率可达82%。但事实上,近几年,不少新建电石企业,纷纷配套建设了自己的焦炭装置,减少了商品兰炭需求;小型合成氨企业,今年以来却因化肥和甲醇市场前期的持续低迷被迫停产,近期又因政府拉闸限电强制停产,减少了该领域对兰炭的需求;铁合金行业在拉闸限电政策约束下,开工率更不足20%。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产能略显过剩的兰炭市场,供需陡然失衡。尤其采用“榆林板煤制油”技术的相关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后,主要产煤省区建设“榆林板煤制油”项目的热情明显升温。按8%焦油收率计算,一个50万吨的“榆林板煤制油”项目,配套的兰炭产能超过600万吨。目前,全国已经形成8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产能,相当于新增兰炭产能1000万吨。兰炭产能的激增和需求的实际萎缩,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压兰炭价格下行,甚至出现价格倒挂。

         “目前,‘榆林板煤制油’产能仍在扩张,兰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必将加剧。今后,单一兰炭企业将很难生存。只有通过多联产,实现对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对焦油的深加工,才能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周茂林说。

        兰炭企业焦炉煤气可配套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其完全成本只有独立甲醇及合成氨企业的50%和58%,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国内最大的兰炭企业神木兰炭集团,拥有1600万吨兰炭产能,所产焦炉煤气除自用外,可同时配套160万吨/年甲醇装置和8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通过这种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能对能源与资源“吃干榨尽”,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还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兰炭行业还可加强与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共同攻关焦粉喷吹提质难题,为兰炭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据介绍,以我国目前的粗钢规模,即便炼钢行业焦粉喷吹比例仅6%,一年消耗的焦粉也将达到4000余万吨。目前,一些兰炭企业已经与大型钢铁企业联手,将高炉喷吹比例提高至10%,若这一技术得以推广,一年需要的焦粉将超过7000万吨,彻底改变兰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焦粉是用廉价的末煤干馏而成,成本较块煤降低近20%,将给兰炭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兰炭产量为3500万吨,同比上一年的3350万吨增长了8.43%。

2012-2017年兰炭产量及增长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3年我国兰炭产量预测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7年我国兰炭市场消费量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3年我国兰炭市场消费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