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兰炭行业供需规模分析 目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兰炭市场现状调查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以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兰炭(人们也称半焦、焦炭),结构为块状,粒度一般在3mm以上,颜色呈浅黑色,目前,兰炭主要有两种规格:一是土炼兰炭,二是机制兰炭;尽管两种规格的兰炭用的是同一种优质精煤炼制而成,但因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不同,其成本和质量也大不一样。其中优质的兰炭产于陕西的神木和府谷。

        我国兰炭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以陕西榆林地区为例,开始采用露天土法炼焦,经过卧式炉、SJ复热直立炭化炉,到现有的SJ低温干馏方炉以及30万吨/年、60万吨以上群炉组合。兰炭产业在2006~2008年间,根据国家发改委“关闭落后小半焦”的产业政策要求,全部关停淘汰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土制兰炭生产工艺和设备,转而上马机制兰炭,使兰炭产业由原始粗放型向清洁高效型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兰炭生产规模已超过亿吨,生产主要集中在陕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区域,应用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体系。

        其中,榆林市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成为榆林市依托当地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

        兰炭行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是煤价上涨,成本激增。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一直缓慢攀升。尤其入冬以来,各地煤炭需求大幅增加,而煤炭企业因年度任务即将完成,处于安全稳定考虑,大多限产减产,致使煤炭供需矛盾陡然加剧,煤价大幅攀升。目前,榆林当地块煤到厂含税价已经达到550元(吨价,下同),同比上涨150元,且煤质差、杂质含量高,使兰炭耗煤量由原来的1.4吨增至1.6吨以上,兰炭仅原料成本就高达770~880元,完本成本超过900元,比去年同期激增约200元。

        二是需求锐减,打压产品价格下行。在生产成本大幅攀升的同时,8月份以来,各地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纷纷采取铁腕手端,对高耗能的电石、铁合金、合成氨等兰炭主要消费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政策,导致下游需求同比骤减30%以上,打压兰炭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榆林地区兰炭出厂价普遍只有800~850元,较去年同期重挫250~300元。

        三是产能过剩,拖累价格下行。我国兰炭主要消费领域为:电石1400万吨/年、铁合金800万吨/年、合成氨1000万吨/年,其他500万吨/年,年需求总量约3700万吨。按现有4500万吨产能计算,年平均开工率可达82%。但事实上,近几年,不少新建电石企业,纷纷配套建设了自己的焦炭装置,减少了商品兰炭需求;小型合成氨企业,今年以来却因化肥和甲醇市场前期的持续低迷被迫停产,近期又因政府拉闸限电强制停产,减少了该领域对兰炭的需求;铁合金行业在拉闸限电政策约束下,开工率更不足20%。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产能略显过剩的兰炭市场,供需陡然失衡。尤其采用“榆林板煤制油”技术的相关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后,主要产煤省区建设“榆林板煤制油”项目的热情明显升温。按8%焦油收率计算,一个50万吨的“榆林板煤制油”项目,配套的兰炭产能超过600万吨。目前,全国已经形成8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产能,相当于新增兰炭产能1000万吨。兰炭产能的激增和需求的实际萎缩,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压兰炭价格下行,甚至出现价格倒挂。

         “目前,‘榆林板煤制油’产能仍在扩张,兰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必将加剧。今后,单一兰炭企业将很难生存。只有通过多联产,实现对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对焦油的深加工,才能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周茂林说。

        兰炭企业焦炉煤气可配套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其完全成本只有独立甲醇及合成氨企业的50%和58%,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国内最大的兰炭企业神木兰炭集团,拥有1600万吨兰炭产能,所产焦炉煤气除自用外,可同时配套160万吨/年甲醇装置和8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通过这种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能对能源与资源“吃干榨尽”,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还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兰炭行业还可加强与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共同攻关焦粉喷吹提质难题,为兰炭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据介绍,以我国目前的粗钢规模,即便炼钢行业焦粉喷吹比例仅6%,一年消耗的焦粉也将达到4000余万吨。目前,一些兰炭企业已经与大型钢铁企业联手,将高炉喷吹比例提高至10%,若这一技术得以推广,一年需要的焦粉将超过7000万吨,彻底改变兰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焦粉是用廉价的末煤干馏而成,成本较块煤降低近20%,将给兰炭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兰炭产量为3500万吨,同比上一年的3350万吨增长了8.43%。

2012-2017年兰炭产量及增长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3年我国兰炭产量预测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7年我国兰炭市场消费量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3年我国兰炭市场消费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0-7000万千瓦。据长江水利数据,此次开工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共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预计为6000-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kwh,以外送消纳为主,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