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电池厂忙扩产 储能商业化应用初见曙光

  导读:动力电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热度明显上升,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火爆阶段,由于锂电池也是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储能商业化应用初见曙光。不过,有基金人士认为,由于储能技术路线多样,目前用在国内光伏电站等成本仍然过高,储能直接商业应用短期内不会特别快。

  动力电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热度明显上升,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火爆阶段,由于锂电池也是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储能商业化应用初见曙光。不过,有基金人士认为,由于储能技术路线多样,目前用在国内光伏电站等成本仍然过高,储能直接商业应用短期内不会特别快。

  新能源汽车风起,行业上游迎来爆发。全球产量居前的龙头电池厂纷纷在华设厂,最新一例是LG化学10月27日投产的新能源电池项目,国内电池龙头产能也持续释放。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热度明显上升,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火爆阶段,由于锂电池也是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储能商业化应用初见曙光。

  上游企业忙扩产

  继三星SDI西安工厂竣工,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10月27日在南京投产,预计明年实现量产,年产能达10万台以上,该项目是LG化学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厂。公司计划将汽车动力电池产能从2016年满足全球5万辆电动汽车增加到2020年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增长4倍。

 

  据华创证券分析,由于电动汽车下游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根据一二线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计划,供不应求局面至少维持到2015年底。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国轩高科公司2016年有望扩张产能至6亿Ah以上。兼有储能及锂电池业务的南都电源三季报显示,动力锂电池实现对多家车企批量供应,收入6549万元,而去年同期还没有相关产能。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锂电池产能600MW,并持续释放,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1200MW的新产线。

  电池需求火爆也传导到上游材料。“今年动力电池、电池材料都卖疯了,单子多到来不及接,要投的基金好多,终于等来好时光。”沪上一家孵化期风投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投资的经理感叹。她预计未来1~2年产能不足现象仍将持续。公司2008年投资了一个电池项目,由于目前市场火爆,已开始考虑退出,潜在投资方报价一轮高于一轮。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今年下半年以来,不时看到上市公司求购动力电池的相关项目。二级市场也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股市大调整后率先恢复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今年9月以来电池板块平均涨幅33.54%,储能板块涨幅高达42.53%。

  由于需求旺盛,电池价格居高不下,相关公司三季报业绩亮眼。据统计,截至目前,综合已经发布三季报上市公司的数据,前三季度电池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6.26%,净利润同比增长63.25%,储能板块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18.32%,净利润同比增长29.92%。其中主营锂电池的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天齐锂业、欣旺达前三季度业绩均同比增逾100%,杉杉股份大增约341.28%。主营储能的猛狮科技、阳光电源前三季业绩增长也超过100%。

  商业化路径隐现

  规模化和本土化生产使得原本就擅打价格战的日韩电池企业有实力带头降成本。

  “韩国两家企业LG、三星搞得全球电池厂日子都不好过,价格压得很厉害。”一家欧洲电池厂内部人士指出。据介绍,目前欧美的动力电池路线以三元材料为主,约2元/瓦时,国内主流路线是磷酸铁锂,价格在2~2.5元/瓦时。

  LG化学公司方面近期宣称,到2016年底,电芯电池报价可接近1元/瓦时,这一价格被业内誉为“杀手级”水平。尽管业内预计其心理战的成分居多,实际报价并不会低至1元,但也确实给竞争对手留下的空间不多。

  在全民光伏联合创始人、能源互联网专家欧文凯看来,这一波火热需求会刺激动力电池的大肆扩张,价格战很快到来,如光伏一样。

  他表示,动力电池及储能降成本的路径是,终端市场需求起来,对中上游材料就有极大的需求,刺激中上游产能扩张,然后产能过剩,价格战,压迫全行业降成本,整体成本下来后,又进一步刺激终端市场需求的扩张。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同样能提升储能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因为技术同源”。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储能直接商业应用短期内不会特别快,储能技术路线多样,目前用在国内光伏电站等成本仍然过高。

  海外市场或率先突破。在美股上市的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10月也设立了储能公司,公司储能业务部总经理祁富俊指出,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市场将有70%的复合增长率,这一两年化学储能技术如果成熟,储能电价骤降有可能成为现实,而在中国生产家用系统储能,成本仅是国外的1/3~1/4。

  走铅炭电池技术路线的南都电源目前已经借助加拿大的合作伙伴,顺利开拓海外市场,国内方面,企业级削峰填谷储能商业化应用需求也在出现。其三季报显示,储能市场逐步启动,公司积极拓展的分布式储能、户用储能等渐获突破,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41.02%。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光电电池市场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