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勘探开发成果丰硕 页岩气商业化进程提速

  导读: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为大力推进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我国2012年3月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65亿立方米。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8亿立方米,高出去年页岩气全年产量5亿立方米。

  油气勘查成果丰硕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其中,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据了解,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页岩气累计勘查投入超过230亿元,形成生产能力13亿立方米,页岩气开发基本具备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条件。

  “目前,我国已颁发页岩气探矿权54个,勘探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840口;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45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翟刚毅表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在甜点识别、钻井、压裂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促进了我国对页岩气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页岩气产业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发布的《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企业率先在四川盆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已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整装页岩气田,勘查开发技术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攻关,我国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地球物理、钻井、完井、压裂和试气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3500米以浅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熟练作业,具备水平井分段压裂段多达22段、长达2130米的能力。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式钻机、3000型压裂车等设备,以及页岩气“甜点”预测软件,在勘查开发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水平井钻完井周期从150天减少到70天,最短46天,水平井单井成本从1亿元下降到5000万-7000万元。

  在外界关注的节能环保方面,我国页岩气绿色勘查开发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有效保护环境。钻井采用了“四开四层套管”井身结构,饮用水层采用清水钻进和独立固井封隔,防止污染。压裂返排废水100%处理后重复利用。放喷测试过程中“边测试、边生产”,有效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探索利用二氧化碳压裂替代大型水力压裂,泥浆、岩屑等残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和杜绝开发过程中对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

  二是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节约利用土地。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和丛式钻井技术,有效控制井场占地面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在页岩气勘查开发过程中,注重天然林保护和矿区环境绿化,对井场及时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实现了“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建立了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的绿色发展模式.

  商业化开发进展顺利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世界能源市场,页岩气、石油和煤炭或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且页岩气所提供的能量将超过风能、热能、水电、原子能等所有替代能源总和的1倍。

  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据了解,我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和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其中又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最为富集。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四川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突破,这不仅对四川优化经济结构、完善能源供给构成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这种示范效应对我国甚至世界页岩气未来发展都是一个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查开发,并将其列入了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相关部委先后推出设置新矿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共享油气管网、开放市场、设立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等多项政策和措施,有力推进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年产量迅速攀升。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2亿立方米;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13亿立方米。

  “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对石油、煤炭依赖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加快页岩气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是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制定的一项具体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举措,在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起步阶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形成了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翟刚毅表示,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生产页岩气18亿立方米。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页岩气开发或将达到65亿立方米,2020年有望达到300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

  合作共赢助推产业发展

  毋庸置疑,在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视野来看,我国页岩气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全面突破,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翟刚毅表示,第一,我国页岩气虽然资源潜力大,但富集规律不清,这将会影响可采资源的进一步落实;第二,已有勘探突破仅限于局部,离真正突破还有不小的距离;第三,页岩气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第四,页岩气单井成本居高。

  在10月下旬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中英两国在石油领域的一份大单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天然气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共同宣布签署了一项包括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于页岩气的未来发展前景,BP非常看好。今年年初,该公司在北京发布的一份《BP2035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203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全球页岩气增量的13%,届时,中国和美国将提供85%的全球页岩气产量。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对此表示,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是令人惊喜的一大合作意向,BP可以为中国提供丰富的勘探开发的技术经验,中国也希望在页岩气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中国页岩气开发如何取得全面突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就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扩大页岩气等领域务实合作。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页岩气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低温超导材料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形成系统的商业化生产,且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聚变堆以及大型粒子加速器等装置中。目前已商用的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是NbTi和Nb3Sn超导线材,其中NbTi超导线材占据超导材料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主要凭借制备工艺成熟、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氦温区服役的聚变堆磁体、核磁共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储能行业企业出海订单爆表,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超50家。然而,中国储能海外市场之所以爆火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电力需求未被满足,比如美国老旧电网问题,欧洲光伏消纳问题,中东非洲的电力短缺问题等等。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下游应用领域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2022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90%。我国针状焦产能全球占比从2016年的32.71%提升至2020年的59.77%,到2024年上半年已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细分产品来看,油系针状焦产能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同时其产能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近年来,我国石墨电极出口规模基本稳定在30万吨/年以上水平。在经历2022-2023年连续下滑后,2024年其出口量回升至33.78万吨,同比微增0.33%,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25年上半年延续复苏趋势,1-6月累计出口17.44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4.10%。

2025年08月05日
废弃油脂供应充足利好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容 行业仍以出口主导 国内市场待推广

废弃油脂供应充足利好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容 行业仍以出口主导 国内市场待推广

目前由于其诸多优点,生物柴油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并被定义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绿色能源而备受关注。从地区来看,生物柴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其中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比全球总消费量的47%。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随着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相继公布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时间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GWh。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集流体材料,正在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未来需求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02日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强者恒强”格局有望强化。国外电池结构件领域,欧洲市场虽然潜力大但本土供应链不完善,为电池结构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加速释放海外产能,也带动着上游的精密结构件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头部结构件企业凭借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海外设厂既能更贴近客户,提升服务效率,又能利用当地

2025年08月01日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浓缩铀是“技术壁垒+安全监管+资金周期+客户信任”于一体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集中于少数拥有先进离心技术和核安全许可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等。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个因素导致美国浓缩铀产能在冷战后加速衰退。不过,近几年,美国多措并举重塑本土铀浓缩产业链,推动HALEU与LEU产能建设,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或将重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