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勘探开发成果丰硕 页岩气商业化进程提速

  导读: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为大力推进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我国2012年3月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65亿立方米。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8亿立方米,高出去年页岩气全年产量5亿立方米。

  油气勘查成果丰硕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其中,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据了解,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页岩气累计勘查投入超过230亿元,形成生产能力13亿立方米,页岩气开发基本具备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条件。

  “目前,我国已颁发页岩气探矿权54个,勘探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840口;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45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翟刚毅表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在甜点识别、钻井、压裂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促进了我国对页岩气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页岩气产业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发布的《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企业率先在四川盆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已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整装页岩气田,勘查开发技术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攻关,我国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地球物理、钻井、完井、压裂和试气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3500米以浅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熟练作业,具备水平井分段压裂段多达22段、长达2130米的能力。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式钻机、3000型压裂车等设备,以及页岩气“甜点”预测软件,在勘查开发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水平井钻完井周期从150天减少到70天,最短46天,水平井单井成本从1亿元下降到5000万-7000万元。

  在外界关注的节能环保方面,我国页岩气绿色勘查开发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有效保护环境。钻井采用了“四开四层套管”井身结构,饮用水层采用清水钻进和独立固井封隔,防止污染。压裂返排废水100%处理后重复利用。放喷测试过程中“边测试、边生产”,有效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探索利用二氧化碳压裂替代大型水力压裂,泥浆、岩屑等残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和杜绝开发过程中对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

  二是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节约利用土地。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和丛式钻井技术,有效控制井场占地面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在页岩气勘查开发过程中,注重天然林保护和矿区环境绿化,对井场及时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实现了“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建立了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的绿色发展模式.

  商业化开发进展顺利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世界能源市场,页岩气、石油和煤炭或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且页岩气所提供的能量将超过风能、热能、水电、原子能等所有替代能源总和的1倍。

  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据了解,我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和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其中又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最为富集。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四川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突破,这不仅对四川优化经济结构、完善能源供给构成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这种示范效应对我国甚至世界页岩气未来发展都是一个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查开发,并将其列入了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相关部委先后推出设置新矿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共享油气管网、开放市场、设立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等多项政策和措施,有力推进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年产量迅速攀升。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2亿立方米;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13亿立方米。

  “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对石油、煤炭依赖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加快页岩气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是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制定的一项具体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举措,在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起步阶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形成了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翟刚毅表示,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生产页岩气18亿立方米。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页岩气开发或将达到65亿立方米,2020年有望达到300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

  合作共赢助推产业发展

  毋庸置疑,在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视野来看,我国页岩气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全面突破,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翟刚毅表示,第一,我国页岩气虽然资源潜力大,但富集规律不清,这将会影响可采资源的进一步落实;第二,已有勘探突破仅限于局部,离真正突破还有不小的距离;第三,页岩气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第四,页岩气单井成本居高。

  在10月下旬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中英两国在石油领域的一份大单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天然气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共同宣布签署了一项包括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于页岩气的未来发展前景,BP非常看好。今年年初,该公司在北京发布的一份《BP2035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203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全球页岩气增量的13%,届时,中国和美国将提供85%的全球页岩气产量。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对此表示,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是令人惊喜的一大合作意向,BP可以为中国提供丰富的勘探开发的技术经验,中国也希望在页岩气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中国页岩气开发如何取得全面突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就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扩大页岩气等领域务实合作。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页岩气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在新能源消纳难愈演愈烈之下,构网型储能成关注热点,在招投标市场持续放量。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定标规模为1.31GW/4.925GWh,容量规模占比57%,超过全国的一半,西藏、青海等紧随其后。构网型储能单个项目容量趋向大型化,其中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共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目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初步量产的跨越。同时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正处于从产业化前期向规模化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但其产业化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