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勘探开发成果丰硕 页岩气商业化进程提速

  导读: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对外透露,近年来,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形成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页岩气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为大力推进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我国2012年3月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65亿立方米。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8亿立方米,高出去年页岩气全年产量5亿立方米。

  油气勘查成果丰硕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其中,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据了解,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页岩气累计勘查投入超过230亿元,形成生产能力13亿立方米,页岩气开发基本具备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条件。

  “目前,我国已颁发页岩气探矿权54个,勘探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840口;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45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翟刚毅表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在甜点识别、钻井、压裂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促进了我国对页岩气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页岩气产业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发布的《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企业率先在四川盆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已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整装页岩气田,勘查开发技术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显示,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攻关,我国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地球物理、钻井、完井、压裂和试气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3500米以浅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熟练作业,具备水平井分段压裂段多达22段、长达2130米的能力。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式钻机、3000型压裂车等设备,以及页岩气“甜点”预测软件,在勘查开发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水平井钻完井周期从150天减少到70天,最短46天,水平井单井成本从1亿元下降到5000万-7000万元。

  在外界关注的节能环保方面,我国页岩气绿色勘查开发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有效保护环境。钻井采用了“四开四层套管”井身结构,饮用水层采用清水钻进和独立固井封隔,防止污染。压裂返排废水100%处理后重复利用。放喷测试过程中“边测试、边生产”,有效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探索利用二氧化碳压裂替代大型水力压裂,泥浆、岩屑等残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和杜绝开发过程中对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

  二是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节约利用土地。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采用“井工厂”作业模式和丛式钻井技术,有效控制井场占地面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在页岩气勘查开发过程中,注重天然林保护和矿区环境绿化,对井场及时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实现了“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建立了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的绿色发展模式.

  商业化开发进展顺利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世界能源市场,页岩气、石油和煤炭或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且页岩气所提供的能量将超过风能、热能、水电、原子能等所有替代能源总和的1倍。

  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据了解,我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和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其中又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最为富集。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四川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突破,这不仅对四川优化经济结构、完善能源供给构成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这种示范效应对我国甚至世界页岩气未来发展都是一个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查开发,并将其列入了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相关部委先后推出设置新矿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共享油气管网、开放市场、设立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等多项政策和措施,有力推进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页岩气年产量迅速攀升。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2亿立方米;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13亿立方米。

  “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对石油、煤炭依赖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加快页岩气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是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制定的一项具体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举措,在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起步阶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形成了涪陵、长宁、威远、延长四大产区,年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国家。”翟刚毅表示,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生产页岩气18亿立方米。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页岩气开发或将达到65亿立方米,2020年有望达到300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

  合作共赢助推产业发展

  毋庸置疑,在优化国家能源使用结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视野来看,我国页岩气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全面突破,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翟刚毅表示,第一,我国页岩气虽然资源潜力大,但富集规律不清,这将会影响可采资源的进一步落实;第二,已有勘探突破仅限于局部,离真正突破还有不小的距离;第三,页岩气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第四,页岩气单井成本居高。

  在10月下旬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中英两国在石油领域的一份大单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天然气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共同宣布签署了一项包括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于页岩气的未来发展前景,BP非常看好。今年年初,该公司在北京发布的一份《BP2035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203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全球页岩气增量的13%,届时,中国和美国将提供85%的全球页岩气产量。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对此表示,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是令人惊喜的一大合作意向,BP可以为中国提供丰富的勘探开发的技术经验,中国也希望在页岩气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中国页岩气开发如何取得全面突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就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扩大页岩气等领域务实合作。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页岩气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高纯石英砂作为半导体与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芯片及太阳能电池等终端产品的性能与良率。近年来,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与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显著放量,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尽管当前国内产能不足,仍高度依赖进口,但在资源勘探突破、提纯技术攻克与企业产能积极布局的共同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8%,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虽然我国是全球铅储量与铅生产大国,其生产占全球铅精矿供应量的33%以上。但近年随着铅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铅原料的消耗不断攀升,可采资源逐渐减少,且面临着找矿容易、开采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铅精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而在再生铅方面,虽然2025年上半年有新增再生铅冶炼产能陆续投放,但由于废电池紧俏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025年09月17日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低碳和零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73.76GW,总储能容量达168GWh,其中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分别为62.1GW、141.4GWh,占新型储能的比重超八成。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

2025年09月16日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