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电央企长期协助终结煤价疯涨 最终煤价环比下行1元每吨

 导读:煤电央企长期协助终结煤价疯涨 最终煤价环比下行1元每吨。就在煤电中长期合同签订首单后,最新一期出炉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煤电矛盾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就在煤电中长期合同签订首单后,最新一期出炉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11月11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此前的11月8日,华电、国电投刚刚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

        在一系列抑制煤价过快上涨政策下,国家发改委要稳定煤价的预期已经初步达到。

        煤电央企达成中长期合同

        从来没有哪一年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像今年这样迅速破零。

        11月8日,华电集团、国电投集团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合同在锁定资源数量的同时,建立了5500大卡动力煤以535元/吨为基础价格、随市场变化合理分担价格波动的调整机制。

        随后的11月11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五大发电集团总装机容量、火电量、电煤消耗量目前均占全国的44%左右,至此已全部与神华、中煤签订了中长期合同。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和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副局长鲁俊岭则表示,此次中长期合同签订体现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据了解,秦皇岛港5500大卡现货交易价格在585元/吨以上,但4家企业签订的合同基准价是535元。对此,鲁俊岭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双方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是理智的,没有受到近期煤炭价格非理性过快上涨的干扰。同时,从这一基准价,可以看出市场给出的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下属中国煤炭市场网认为,华能、大唐、国电继华电、国电投签订中长期合同之后第三天就迅速跟进,此举表明五大发电集团之间对煤炭走势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主要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也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并且对基础价加浮动价的价格形成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签订中长期合同还表明,包括铁路在内的相关各方均更加注重中长期战略性利益,注重通过沟通协商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煤炭市场网同时称,中长期合同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避免以往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情况下一方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况出现,此次签订的长期合同,采用了基础价加浮动价的灵活定价方式。其中,基础价较好地反映了煤矿生产成本和用户承受能力,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和诉求;浮动价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并可相应调整,体现了对市场规律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尊重。这种定价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分歧,明显增强合同的可执行性。加之政府有关部门、运输企业积极推动、大力支持,此次中长期合同有望得到较好执行,有力促进煤炭市场稳定供应和经济平稳运行。

        地方企业纷纷签订协议

        除了央企在政府推动下,迅速达成协议,地方煤企也纷纷在行动。

        11月10日,山西龙头煤企同煤集团区域用户煤炭供需协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华北、东北区域的58家煤炭用户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称,希望供需双方在电力、煤矿、供应链延伸服务和融资租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同煤集团总经理郭金刚则认为,煤炭价格的大幅变化决不利于供需双方的健康发展,供需双方应达成共识,有效抑制煤炭价格大幅波动,推动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特别要坚持点对点直接合作,降低供需费用,建立信息渠道,稳固合作关系,确保双方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目前,国神集团神头二电厂与同煤朔州煤电公司签订了煤电长期合作协议。

        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是同煤集团所属二级子公司,在朔州市境内拥有恒宝源、西沙河等数座大中型煤矿。

        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市场条件下,朔州煤电公司优先为神头二电厂供应优质煤炭,数量根据电厂发电用煤需求而定,价格随行就市。

        另外,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12月1-3日在秦皇岛举行。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消息称,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延续至今主要是为了解决电煤中长期协议。此次交易会特别强调为企业自主交易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活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同时发布通知称,11月11日上午,邀请了神华、中煤、同煤、山西焦煤、冀中能源(8.060, 0.19, 2.41%)、河南能源、山东能源、陕煤、淮南、阳泉、晋城、龙煤、川煤、盘江煤电、伊泰集团,就做好2017年度煤炭交易会筹备工作,推动煤炭购销中长期合同签订,促进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合理回归等内容召开座谈会。该会议将通报近期中央煤炭、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情况。

        不过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会议未开,电煤中长期协议已经签署近半,2017年度有望成为最早达成煤电长协的一年。

        煤炭价格应声下降

        市场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相互交织,使连涨了数月的煤炭价格终于应声下降。

        11月9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与此同时,近日,山西省下发的相关通知称,山西省开始执行第三次煤炭产能释放,煤矿执行产能释放起止时间暂定为2016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

        同时,从11月1日起,神华、中煤、伊泰、晋煤集团、陕煤化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兖矿集团等企业,陆续宣布对现货部分电煤价格下调10元/吨。

        对于近期煤价非理性上涨的原因,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在1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解答。他表示,煤炭供求基本面长期稳定的状况没有发生变化,短期内供应偏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煤炭违法违规超能力生产得到遏止,减量化生产得到落实。煤炭需求出现恢复性回升,水电发电量有所下降,用于火电的燃煤机组用煤增加,同时钢铁建材用煤大户需求也在增加。此外,也受铁路运力影响,安全运力调整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市场预期有所改变,之前库存水平普遍比较低,迎峰度冬补库存压力增大,抬高市场预期。此外,不排除部分市场主体借机炒作和囤积。

        而针对近期出现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现象,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目前煤炭供应基本面是稳定的,不支撑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我国有充足的产能储备。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煤炭产能总规模57亿吨,考虑到今年去掉的近3亿吨产能,还有54亿吨产能。通过实施减量化生产储备的6亿吨产能,具有很强的调节弹性。近一个多月来,通过实施先进产能释放措施,煤炭产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9月份当月产量日均环比增长2.9%,10月份主要产煤地区煤炭产量进一步提升。

        许昆林同时提醒,目前港口存煤大幅度回升。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10月末煤炭调度量达到128.6万吨/日,比7月末低点每天增加36.6万吨。11月7日,环渤海5个港口存煤回升到1720万吨,比前期低点增长69%,处于正常水平;电厂和供热存煤调度均达到3年平均水平。截至11月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02亿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14%,可以用22天。15天~20天为正常水平。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576万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37%,可以用21天,均已达到前3年平均水平。

        “将采取措施规范市场价格,坚决反对不规范的价格指数编制以及捏造哄抬煤价行为。”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卢延纯表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