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车载储氢瓶:储氢技术是氢能应用走向规模化的关键,批量化生产凸显储氢系统降本空间。储氢的几种主要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储氢(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化物储氢和吸附储氢,其中氢化物储氢和吸附储氢都主要依赖于不同储氢材料的性质特点。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储氢材料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储氢的几种主要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储氢(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化物储氢和吸附储氢,其中氢化物储氢和吸附储氢都主要依赖于不同储氢材料的性质特点。高压储氢装置体积密度低,但是技术成熟可靠,是目前最常见的储氢方式;低温液氢储存成本较高,但加速性能、储氢密度、最高车速和续驶里程等汽车性能方面,液氢存储方案更具有优势;储氢材料储氢,储氢密度最高,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储氢瓶是储氢系统的核心,成本占储氢系统成本的1/3左右,车用氢气钢瓶主要向着高压化、轻量化、低成本、质量稳定的方向发展。目前70MPa储氢罐已经处于大规模示范应用阶段,其性能已经能满足家用汽车使用需求,且80MPa储氢罐的研发已经陆续开始。
对于储氢系统,美国能源部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目标是:储氢体积密度为60kg/m3、储氢质量密度为6%。这就需要较高的内部压力以达到储氢密度的要求,即需要高耐压钢瓶。
70MPa储氢罐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组成。耐压容器是由碳纤维、玻璃、陶瓷等组成的薄壁容器,其储氢方法简单,成本低,储氢质量分数可达5%~10%,而且复合储氢容器不需要内部热交换装置。
目前我国采用材料-工艺-结构一体化的优化设计方法制造的70Mpa车用高压缠绕氢气瓶,多项技术指标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