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普遍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材料和部件劣化模式主要有四种。燃料电池的耐久性问题涉及面广,挑战大,是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棘手问题。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市场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的耐久性问题涉及面广,挑战大,是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棘手问题。通过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情况,业内普遍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材料和部件的劣化模式主要有四种:(1)频繁的启停引起的高电位造成催化剂碳载体的腐蚀;(2)反复加减速引起的电位循环造成的催化剂铂颗粒粗大化;(3)低负荷运行导致质子交换膜分解(4)低温循环所伴随的胀缩造成膜电极机械损伤。
DOE对燃料电堆耐久性设置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目标:2020年达到DOE的以上性能要求,2025年开始量产。原文中提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和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燃料电池技术目标与现状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国外现状与中国现状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