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地质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需加大民间资本进入

         导读: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地质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需加大民间资本进入。数据显示,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中东、北非、拉美、前苏联和欧洲等地。

         参考《中国页岩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日前,中石化与河南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因对两个页岩气招标区块未完成承诺的勘查投入比例,被分别处罚800万元和600万元。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页岩气开发不仅面临地质结构复杂以及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等多因素。上述两家公司“圈而不探”正体现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困局。

 

  我国页岩气可开采储量达30万亿立方米

 

  数据显示,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中东、北非、拉美、前苏联和欧洲等地。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生产页岩气的国家,已经实现了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采发。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总量为336.6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为280.6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倍。其中页岩气可开采储量1115万亿立方英尺,31.57万亿立方米。

 

  据悉,早在1999年,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跟踪国外页岩气的进展工作。到2008年,国家对上扬子地区进一步论证,筹划实施页岩气战略选区计划;2009年有关部门启动了页岩气国家专项重点在上扬子地区开展工作;2010年又分3个梯次展开,启动了“川渝黔鄂页岩气调查先导试验区”,40万平方千米,设置5个项目,同时,在下扬子地区开展页岩气调查和北方地区开展区域页岩气研究,首次建立3个示范剖面龙马溪组,优选有利区、评价资源潜力;2011年,我国页岩气项目首轮招标结果出炉。

 

  时隔三年之久,日前,国土资源部官方信息显示,在首批两个页岩气招标区块探矿权勘查期满处置结果中,中石化和河南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因未完成承诺的勘查投入比例,分别缴纳违约金约800万元和600万元,并被核减勘查区块面积。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家公司“圈而不探”正凸显了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困窘局面。

 

  地质原因、开采技术制约我国开发进程

 

  虽然我国页岩气储量是美国的两倍,但开采情况却并不乐观。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的页岩气开采,一直承受着高成本的压力。中石化此前透露,一口井的勘探成本在8300万元左右,比美国多花费5000万元以上。

 

  开采成本高其中原因是我国页岩气分布地质条件复杂。与美国相比,我国页岩气分布地区受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控制和大断裂及板块规模较小等因素影响,破坏严重,大多属于多旋回的叠合盆地,造成了我国页岩气分布地区的特殊性,加大了开采难度。

 

  除却地质方面的原因,开采技术也是造成开采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美国页岩气井钻井主要包括直井和水平井两种方式。直井主要目的用于试验,了解页岩气藏特陛,获得钻井、压裂和投产经验,并优化水平井钻井方案。水平井主要用于生产,可以获得更大的储层泄流面积,得到更高的天然气产量。但我国尚未掌握页岩气开采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耗费了巨大成本。

 

  美国经验无法复制需加大民间资本进入

 

  中宇资讯分析师李凤燕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我国“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页岩气资源的探明地质储量在6000亿立方米,探明可开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但产量却只有65亿立方米,这与美国的差距相当之大。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我国页岩气开采现状与美国不同,美国是一万多小公司进行开发,市场是主导,我国却是政策驱动。责任来面对项目,或出一分力或出一份资金。

 

  “虽然我国正在进行由国家组织协调机构牵头,整合现有示范区、建设新的示范区,联合各机关、科研单位配合公关。大动作、大手笔、大场面的建设我国的页岩气主产业示范区。但仍存在技术、经验、资源分布制约等问题,我国尚且无法完全复制美国页岩气的成功经验。未来我国需要从政策上有所突破,同时加大民间资本的进入,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页岩气之路。” 李凤燕说。

 

  结语:笔者了解到,日前我国研制的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桥塞,在重庆涪陵页岩气开采中得到成功应用。山东杰瑞集团日前宣布,其自主研发的4500马力“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是目前全球单机最大功率压裂车,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涡轮压裂装备的国家。这对我国页岩气开发无疑是利好消息。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确实面临一些困难,但笔者以为,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民间资本的进入,产量或将翻番增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钾矿资源总量有限,国内钾储量仅占全球的 4%。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卤水型矿床,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我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