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增产能缓慢投放 去产能加速退出

 导读:我国新增产能缓慢投放  去产能加速退出。根据能源局的公告,2016 年 1-6 月,新建煤矿投产 143 处(+9595 万吨),改扩建煤矿 56 处(+3248 万吨),而关闭煤矿 423 处(-6482 万吨),核定产能调减的煤矿 18 处(-440 万吨)。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能源接入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根据能源局的公告,2016 年 1-6 月,新建煤矿投产 143 处(+9595 万吨),改扩建煤矿 56 处(+3248 万吨),而关闭煤矿 423 处(-6482 万吨),核定产能调减的煤矿 18 处(-440 万吨)。相比较 15 年底,16 年 6 月底合法产能净增加 6314万吨。 关闭产能:上半年关闭产能合计为 0.7 亿吨。而按照未来 3-5 年关闭产能的目标,合计关闭数量为 8 亿吨,其中 16 年规模为 2.5 亿吨。预计 17 年开始,关闭产能的难度将有所加大,主要原因是 15-16 年部分列入关闭计划的煤矿仍在产。

       按照今年的目标关闭产能将达到 2.5 亿吨,其中至 9 月底完成目标的 80%,其中上半年完成 0.7 亿吨,7-9 月关闭约 1.3 亿吨,9 月关闭约总体速度正在加快。

       新建产能:上半年新建产能投产约 9595 万吨,改扩建新增产能 3248 万吨,合计新增约 1.3 亿吨,按照此前能源局的统计,15 年末在建及拟建煤矿产能合计为 15亿吨,其中 7 亿吨为合法建设矿井。

       分省份:山西、内蒙等地新建矿占比较高,新疆、辽宁等关闭产能推进较明显

       上半年,各个省份中山西、内蒙和陕西的产能增量相对较大,新增产能分别为 5075万吨、2021 万吨和 805 万吨,而辽宁、新疆和重庆等地产能下降较快,产能降幅超过 800 万吨。

       其中,关闭产能规模较大的省份包括:山西、新疆和辽宁,其中山西关闭和调减产能合计为 1770 万吨,此外新疆和辽宁也分别达到 1545 万吨和 1162 万吨。而新建矿方面,山西、内蒙古和陕西等主要产煤省新建矿和改扩建产能增加较多,增量分别为 6845 万吨、2125 万吨和 805 万吨。

       分规模: 小矿大矿均有退出,新建大矿占比超 60%

       上半年已关闭、正在关闭、停产和证照到期的煤矿中,年产能 30 万吨以下的煤矿占据了多数。其中 9 万吨及 9-30 万吨的煤矿减小产能合计 3142 万吨,占比达到49%,而 60 万吨以上的中大矿取消产能也占 44%,表明除小煤矿外,国企或大型煤企产能也在退出。 而新建煤矿中 90 万吨以上的大矿达到 29 座,合计产能超过 6000 万吨,占比约为6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