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设备、隔膜及铝塑包装膜的供应状况分析

         1、负极材料的供应状况 

         2016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产量达 16.7 万吨。中国负极材料的出货量由 2012 年的 2.7 万吨增长到 2016 年的 11.83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44.68%。2016 年我国负极材料产量全球占比 70.84%。 

         2016 年国内大部分人造石墨企业产量明显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主要原因有:①2015-2016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幅上升,带动国内负极材料需求大幅增长;②国内人造石墨技术相对成熟,在实现国产化同时还实现批量出口;③国内低端负极材料企业减少,价格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价格下降,产量增长。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预计未来两年,受新能源汽车和电网储能、高端数码产品等需求推动,中国负极材料总体产量将保持 31.16%的年复合增长率。

 
2016-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分析及预测  

         2、锂离子电池设备的供应状况 

         总体而言,锂电设备行业高端前端设备依赖进口,后端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锂电池企业对于部分高端动力电池的产线设备选型中,部分企业在前端核心设备中采用日本、韩国或者美国的进口设备。2016 年国产锂电设备产值同比增长 40%,达 119.6 亿元;进口设备中,前端设备产值达 26 亿元,占国内前端设备总产值的 27%,后端设备产值为 1.5 亿元,占国内后端设备总产值的 3% 。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报告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计,到 2020 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产值将达到 356亿元,同时,伴随着国产化率的大幅提高,国产锂电设备产值将提升到 2020 年的 285 亿元。 

         3、隔膜的供应状况 

         从产量结构上看,2015年全球生产的15.7亿平方米隔膜中,湿法隔膜10.3 亿平米,占 65.6%,干法隔膜 5.4 亿平米,占 34.4%。而 2015 年我国生产的 6.28亿平米隔膜中,湿法隔膜 2.38 亿平米,只占 37.90%,占比远低于全球的 65.6%。

 
2011年-2017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亿平方米)

         2016 年湿法隔膜占比提升至 42.53%。仍与全球占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湿法隔膜的比例偏低主要是由于:①湿法隔膜仍大量依赖进口;②我国动力电池以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为主,该类电池使用干法隔膜的比例很高;③由于 3C 类锂电池更注重能量密度,对安全性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国内外一线 3C 类电池厂商多使用的是更薄的湿法隔膜。但我国生产的很多是中低端的 3C 类电池(如充电宝等),这类电池大量使用价格低廉的干法隔膜。 

         通过对进口湿法隔膜和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干法隔膜的双重替代,国内湿法隔膜产业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4、铝塑包装膜的供应状况 

         目前市场供应的铝塑包装膜主要来自于日本 DNP 和昭和电工,韩国企业刚刚进入铝塑包装膜市场。国内企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由于进口铝塑包装膜的生产和运输周期较长,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会有阶段性供应不足的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