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炭进口受到关税税率调整抑制 对煤企脱困帮助不大

        导读:煤炭进口受到关税税率调整抑制 对煤企脱困帮助不大,10月15日,我国正式实施对煤炭进口关税调整政策,取消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税率。

        参考《中国煤炭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报告(2014-2019)

        煤炭进口关税税率调整短期内将使煤炭进口受到抑制,不过对于煤企脱困的帮助并不大。无论是限制劣质煤流通,还是调整关税来限制煤炭进口,都只是在“治标”层面,关键仍要处理好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矛盾,从国内市场供需两端发力。

 

  10月15日,我国正式实施对煤炭进口关税调整政策,取消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税率。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进口关税税率调整短期内将使煤炭进口受到抑制,有利于促进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不过,进口关税调整对于煤企脱困的帮助并不大,解决国内煤炭产业经营困难问题,仍须从国内市场供需两端发力。

 

  “接下来我们公司会主动调整,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内煤炭的买卖上了。”大连远航伟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且实说。

 

  远航伟业是一家专门从事煤炭进口贸易企业,2013年,公司进口煤炭约30万吨。李且实告诉记者,煤炭进口关税调整后,煤炭进口价格每吨大约上涨20至30块钱左右。按照10万吨一船煤的量计算,每船煤到岸后的利润空间将减少200万元至300万元左右。“如果进口煤的价格优势不存在了,那么贸易商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了。”李且实说。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进口关税的调整,主要目的在于遏制进口,以平衡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分析说,近年来,受结构性过剩影响,国内煤炭市场景气度总体上处于下行通道,煤炭价格下跌幅度远超预期,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而进口煤凭借其价格优势,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煤企的生存困境。此次国家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进口煤的价格优势,有望推动沿海地区部分用煤大户调整试产采购策略,转向采购本土的煤炭,促进本土煤炭产能的消化,推动国内煤炭市场的回暖。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次煤炭进口关税调整对于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主要煤炭消费国受经济增速放缓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增速放缓;加之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煤炭产能持续释放,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水平持续处于低位。因此,进口关税调整后,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优势仍然存在。

 

  也有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与我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位于东盟国家的印尼依旧享有零关税政策,而在我国进口煤来源国中印尼的占比最大。今年前8个月,来自印尼的进口煤量占所有进口煤总量的54%,这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进口煤并不受影响。

 

  “总的来看,煤炭进口关税的调整,对于国内煤炭市场走势不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交通银行能源行业分析师竺暐分析说,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是国内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之间矛盾。进口煤对于国内市场虽然有冲击,但每年3亿吨的进口量很难成为扰乱市场的主要因素。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20176万吨,同比减少5.3%。但从国内煤炭价格走势看,尽管煤炭进口量同比有所减少,但国内煤炭价格下行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扭转。截至8月底,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478元/吨,远低于今年年初的610元/吨。

 

  “无论是限制劣质煤流通,还是调整关税来限制煤炭进口,对于国内煤炭市场的调整都只具有‘治标’的意义。要帮助煤炭产业摆脱困境,关键仍要处理好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矛盾。”竺暐说。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为帮助煤炭产业尽快摆脱困境,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并采取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着力化解过剩产能、限制劣质煤流通和使用、推动煤炭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

 

  竺暐表示,当前,我国一方面要通过治理煤矿违法违规建设、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行为,实现煤炭产能的有序释放;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利用和煤化工,促进煤炭从燃料向燃料和工业原料的转化,进一步拓展煤炭消费利用空间。

 

  宛学智也认为,国内煤炭企业应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政府部门也应加快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创新交易模式,建立煤炭储备体系,为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政策保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刺激芳纶纸行业增长 商飞扩产下蜂窝芯材应用空间广阔 中国企业市场地位提高

政策刺激芳纶纸行业增长 商飞扩产下蜂窝芯材应用空间广阔 中国企业市场地位提高

我国将芳纶纤维列为鼓励类产业,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发展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我国芳纶纤维的市场需求具有直接刺激作用。

2025年05月09日
反渗透膜行业:海水净化等需求带来新机遇 国产崛起 高端市场竞争力仍待提升

反渗透膜行业:海水净化等需求带来新机遇 国产崛起 高端市场竞争力仍待提升

反渗透膜最大下游市场为工业,其在电子芯片制造、光伏太阳能生产、医药精细化工等对水质要求近乎苛刻的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反渗透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至海水净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铸造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铸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零部件制造中。我国是铸造大国,铸件生产规模庞大,为铸造改性材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下游高端领域如航天、军工、核电发展对铸造材料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铸造改性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随着我国从铸造大国迈向铸造强国,绿色清洁生产、铸造废物零

2025年05月03日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在固态电解质的早期制备中,传统的球磨混合与热压成型等工艺因其流程简单、设备通用而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填料团聚和分散不均、能耗高、操作复杂且易造成聚合物流动性损失等诸多问题。随着新一代高性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的提出,越来越多企业研究出溶液共混、原位聚合、静电纺丝、3D打印等多种物理法、化学法与创新设计方法。

2025年05月03日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在新能源消纳难愈演愈烈之下,构网型储能成关注热点,在招投标市场持续放量。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定标规模为1.31GW/4.925GWh,容量规模占比57%,超过全国的一半,西藏、青海等紧随其后。构网型储能单个项目容量趋向大型化,其中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共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目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初步量产的跨越。同时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正处于从产业化前期向规模化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但其产业化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