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煤优势被削弱 一船煤10万吨少赚200万

         导读:进口煤优势被削弱 一船煤10万吨少赚200万。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煤价一路走低,进口煤优势被削弱。

         参考《中国煤炭贸易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9)》 

         10月15日是调整后的煤炭进口关税开始实施的日子,而这条政令由发布自实施还不足一周时间,让进口煤贸易商措手不及。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煤价一路走低,进口煤优势被削弱。“今年以来进口煤量本来就一直在减少,进口煤取消零关税本身也只是推波助澜,加速进口煤贸易商的业务萎缩。”港富集团黑色产业首席分析师张志斌告诉记者。

 

  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告诉记者,本次进口煤关税调整对于民营进口煤贸易商而言,“影响很大,因为传统的煤炭贸易商主要是通过一买一卖的方式赚取利润。而在增加关税之后,贸易商的成本将增加,利润也将受到冲击。”

 

  一船煤10万吨少赚200万

 

  10月9日上午,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通知,从10月15日起,取消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等5个品种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分别恢复实施3%到6%不等的最惠国税率。

 

  不过,由于与我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位于东盟国家的印尼依旧享有零关税政策。而在我国进口煤来源国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印尼。

 

  9日发布消息,15日开始执行,而一些运煤船已经完成与上游矿企结算飘在海上。一般情况下,一船煤从出口国离岸到我国沿海港口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些船在到岸时就要加税了。

 

  “突然调整关税对于贸易商冲击很大,尤其是10月15日到11月之间到岸的这些货,价格差不多已经定好,但是报关时突然加了6%的关税,如果下游不接受,这些关税成本就只能贸易商自己承担。”汾渭能源咨询煤炭行业分析师曾浩告诉 记者。

 

  曾浩同时称,目前一船进口煤的利润也就1%到2%,突然间增加了6%的成本,冲击较大。

 

  “相当于1吨煤增加了3美元成本,一船煤按10万吨算,损失共计200多万元。”曾浩还表示。

 

  “我们就有一条船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目前和上游矿企已经结完钱了,但还没和下游报关,上游是不会赔了,但是报关就多了关税,现在就看最后报关的是贸易商还是下游用户,谁报关谁来承担多出来的关税成本。”张志斌告诉记者。

 

  曾浩向记者透露,今年1至8月份,来自印尼的进口煤量占所有进口煤总量的54%,也即“近一半的进口煤是不受影响的。”

 

  另外,受冲击最严重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高卡煤。

 

  外国矿方和进口商处于观望状态

 

  记者从业内拿到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煤经营单位按进口量排名,位居前列的企业为: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燃料公司、天津物资集团总公司、日照市弘鲁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等。

 

  另据记者了解,主营业务包含进口煤贸易业务的还包含A股上市公司瑞茂通 600180,SH。不过瑞茂通证券事务代表张靖哲告诉记者,进口煤关税上调对该公司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该公司进口煤业业务中,更多的是来自于印尼,而印尼煤依旧享有零关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利好。

 

  邓舜告诉记者,目前的进口煤关税调整对于华能、神华等公司也做进口煤贸易的公司而言影响不会非常大,“因为他们都需要国外的优质资源来满足自身下游的需求。但相关部门要求神华以及大型电力集团在年内减少进口煤的数量,将使这些大型企业的进口量减少。”

 

  邓舜同时告诉记者,此次调整关税之后,目前外国矿方和进口商均处于观望的状态,外国矿方不愿意马上大幅下调价格来弥补新增进口税产生的差价,而是希望中国大型煤企上调价格使进口煤能够有价差进入中国市场。预计调整关税之后,进口煤贸易商的生意会低迷一段时间。

 

  来自安迅思的资料显示,本次关税调整除印尼煤属于东盟仍能享受零进口关税之外。澳洲和俄罗斯等来源国的煤受到影响较大。而由于澳洲煤和俄罗斯的高卡煤大多数属于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的类型,因此,10月15日之后将要被征收6%的进口税。

 

  曾浩亦告诉记者称,“此前一直说的是要限制低卡煤,鼓励使用高卡煤,但是按照目前的关税来看,是煤质越好关税越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