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改委发布管理办法 正式推出碳排放交易市场

 导读:发改委发布管理办法 正式推出碳排放交易市场。新能源汽车碳配额(NEV 碳配额),是指汽车企业生产(不含出口)和进口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燃油汽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酸钙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8 月,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 2017 年开始试行,2018 年正式实施。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NEV 碳配额),是指汽车企业生产(不含出口)和进口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燃油汽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燃油汽车规模企业,以及自愿纳入管理体系的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根据其生产和进口的燃油汽车数量、产品构成、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计算得出该年份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

       企业可以通过生产、进口新能源汽车生成 NEV 碳配额,或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

       发改委采用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制度,而非积分制度,是为了将其纳入碳排放权管理体系虽然在《管理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改委借鉴了美国加州 ZEV 积分政策的经验,但最终并没有采用”积分“这一说法,而是考虑将新能源汽车管理纳入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术语,将”积分“修改为”碳配额“;而在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中,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的相关条款。

       那么何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要从全球变暖说起: 1997 年一百多个国家签订《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同时提出了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其中就包括了碳排放权交易。2005 年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欧盟启动了碳排放交易市场,随后全球不断涌现出新的交易市场,碳排放权开始成为全球范围的可交易商品。2015 年各国又签订了新的《巴黎协定》,可以预见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图 1: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地图

       作为排放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 2011 年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湖北和广东 7 个碳交易试点;并于 2015 年宣布 2017 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据悉,2016—2020 年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参与企业范围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预计 14 个子行业中近 1 万家企业将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市场规模约为 30 亿-40 亿吨配额。目前碳排放交易相关法律法规正在制定中。

       而采用“碳配额“制度,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碳排放权管理体系,无疑将比积分制度有更坚固的基础。

       20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35 万辆,大规模的政府补贴已经难以为继。而在《管理办法》中,NEV 碳配额可以通过交易获得,也就意味着有富余 NEV 碳配额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可以通过向没有达标的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出售 NEV 碳配额,从而获得额外的“市场补贴”,并由此进一步支持企业的技术发展和规模扩张。

       然而目前全球碳市场整体比较低迷,以中国为例,截至 2015 年 8 月底,中国 7 个试点累计交易配额约 4024 万吨,成交额约 12 亿元,均价 29.8 元/吨;累计拍卖配额约 1664 万吨,成交额约 8 亿元,均价 48.1 元/吨。而在目前,7 个试点中价格最高的北京,每吨碳配额的价格也仅为 50 元左右。

       图 2:目前全球碳市场还比较低迷

       《管理办法》里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作为一种独立的交易产品,在交易体系中将单独管理。未来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将如何定价,碳配额政策能否接力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要静待细则出台。

       表 1:CAFC 政策与 NEV 碳配额政策的区别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实是两个政策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在《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中,适用车型仅有新能源汽车,而在《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中,对传统的燃油车也有一定的要求,范围更广,但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可能就没有前者有力。两个政策的主管部门、目的、实施途径、管理对象等都有区别,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其实是缺一不可。

       表 2:CAFC 政策与 NEV 碳配额政策的区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