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水泥行业地区需求差异分析 强区限产扩张 弱区项目落地提量

        1. 需求强区:提前涨价+幅度+限产扩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需求较强的地区,提前涨价、涨价幅度及南方限产范围扩张等是超预期点主要方向。

        (1)涨价提前。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引进有部分地区的水泥价格开始上涨,以江苏盐城、泰州和扬州为例,水泥价格就上调到 20 元/吨。而 2017 年是在8月普遍提价,综合今年库位较低,北方南下水泥少少格局下,提前涨价可能新较大。地销与外销共存是普遍情况,但我国本土水泥企业经历多年发展后,在客户资源、运输配套、下游代理经销渠道等方面都比较成熟稳定,但是外来水泥仍是重要的一个变量。比如浙江地区市场会受北方地区大连、葫芦岛、秦皇岛低价水泥南下的影响,但在北方限产增加后,产能不断地减少,因此南下干扰逐渐会减少。导致江浙沪皖平均水泥库存仅有 48%是由于6 月雨水天气偏少发货情况良好以及多地淡季限产综合引起的,比如常州仅为 30%。由此可见,库存偏低已成普遍。

全国水泥库存变动情况( %)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杭州地区水泥库存变动情况( %)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提价幅度方面,上限对比年初价格最高时点,突破或持平是不确定点。价格下滑幅度小是淡季不淡最直观的体现,比如国均价从 6 月初至 8 月初仅有 15 元跌幅,华东地区从 6 月初至今跌幅仅 25 元/吨,因此对旺季涨幅有较小担忧。2018年春节前江浙皖熟料价格 500-510 元/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水泥价格分别为 590、560、550、480 元/吨,水泥价格达到阶段顶点。参考年初高点得出,目前我国水泥价格仍然有 120、100、70、80 元/吨空间。

表 1:部分地区高标水泥年初、6 月初、8 月初价格变动情况(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3)大多地区限产、停产由于环保、能耗、大型活动等原因。主要分析两步分析认为:

        第一, 限产效果主要是看供给收缩主要受什么力量主导。行政主导,企业协同。价格依然或向下在执行力度不够时,例如2015-2016年。只有行政强硬的主导限产量,才能实现稳定价格。

        第二,供给收缩逻辑能否持续由行政力持续性决定。环保常态化是由绿水青山脆弱可逆的天然属性与挂钩政绩共同导致的,同时业带来了行政压力,从而高排放企业供给应激收缩提供可能性增大。由于停、限产计划时间长、覆盖广,环境质量较差区域存在效仿常州的可能性。另外未来环保限产仍将超预期,将来环保限产能或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对于形成制度化环保限产的区域来说。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限产更偏向短期与应激性,不确定性强,例如河南提出排放达标减少限产时间,此外还有多地区域还未形成与北方秋冬限产类似的长期固定文件,因此大部分地区相关机制成熟后环保限产正常化。

表 2:常州地区熟料产线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4)“去产能”效果明显。去淘汰产能是供给侧改革本质,严控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未来水泥行业去产能有望加快进程,比如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在提高区域产业淘汰标准方面提出的同时,产能规模在 2000 吨/日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00 万吨/年以下水泥粉磨站加快淘汰。2018年7 月 31 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编制《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及“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含企业自备电站)、钢铁、石油、石化、水泥、平板玻璃、除特种陶瓷以外的陶瓷、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重污染项目”。

        (5)大企业提升集中度通过收购。尽管海螺水泥在广东英德的收购量较小,但不排除后期释放大企业整合信号,一些周期高点的小企业可以获得理想的报价,存在两相权衡出售资产实现行业整合可能。

        2. 需求弱区:项目落地提量+需求改善提价 

        西北、华北基建收益于政策密集出台,水泥需求被提振,水泥企业在项目落地开工后将确认销量拐点。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时表示“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7 月 31 日也表示“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日前北京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8-2020 年行动计划》,计划表示2018年年底前将实现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完工,基本完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也即将出台。下半年我国还将推动京雄高速前期建设工作,力争具备开工条件在2018年年底前。

        分析认为,北方地区就算不考虑“政策春风”,也仍然有较好的盈利预期。2018年上半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水泥产量下滑幅度大,分别达到了11.81%、5.21%。但截止到2018年8月初 42.5 标号水泥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均实现上涨,需求趋弱市场集中度较高,例如新疆与甘肃地区 CR2 均超过 50%,据数据显示,新疆地区的天山股份与青松建化合计产能占比就达到 51%,甘肃地区祁连山与海螺合计占比达到 56%。价格的提升抵消了部分销量下滑带来的影响,同时盈利能力增强,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天山预计归母净利 3 亿,青松实现归母净利 6616.05 万元,扭亏回升。

甘肃地区熟料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新疆地区熟料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西北地区单月、累计水泥产量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