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光伏产业屡遭“双反” 三大创新促强身

       导读:中国光伏产业屡遭“双反” 三大创新促强身.5月初,作为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始作俑者——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EUProSun)再度向欧委会递交了一份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辗转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将产品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
参考:《
中国光伏发电站行业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美国对华光伏第二起“双反”案刚刚发布终裁结果,欧盟再次发起对我国光伏业“反规避立案调查”,澳大利亚对华光伏“双反”大棒又高高举起。面临众多“双反”,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发展时期。“减少贸易摩擦,首先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半年内多国对中国光伏“双反”制裁

  据商务部消息,6月3日,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金属硅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两家强制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为18.3%,补贴率为6.3%,倾销和补贴合并税率为12%。未合作和其他企业的倾销幅度为27%,补贴率为37.6%,合并税率为58.3%。

  早在2014年2月,澳大利亚对华金属硅立案,涉案金额达1278万美元。

  5月初,作为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始作俑者——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EUProSun)再度向欧委会递交了一份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辗转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将产品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当地时间1月21日,公布第二起对华光伏双反案终裁结果,认定自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损害,美方将据此征收“双反”关税。美国商务部2014年12月公布了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终裁结果,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

  美国商务部宣布肯定性终裁结果后,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裁决进一步加剧了两国间的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严重损害了两国产业的贸易与合作,中国企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中方将考虑在WTO框架内和美国司法体系中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虽然多家美国太阳能行业机构对该裁决表示失望,认为此举意味着美国太阳能产业的倒退,但是,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仍是一个严重打击。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晓东认为,目前,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向好,但分布式光伏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强身健体。”

  国家制定安全技术规范 促进光伏产业升级

  进入5月份以来,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多项规范,为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先是由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光伏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规范》,随后,国家能源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至此,我国建立了光伏产品准入标准循环递进机制。

  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意见明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光伏技术和产品,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规范光伏发电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加速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光伏的利用效率只有17%左右,应该从技术上提高利用效率,如果利用率达到25%,将对光伏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单晶、多晶硅的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解决。”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分公司总经理张书豪对目前光伏产业的利用率和环保问题有些担忧。

  为促进光伏产品技术升级,国家能源局每年将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2015年,“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要求达到以下标准: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以上;硅基、铜铟镓硒、碲化镉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2%、13%、13%和12%以上。“领跑者”计划通过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实施。

  孟宪淦表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为光伏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

  三大创新 促进光伏产业强身健体

  “光伏产业依靠国家补贴发展,是可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而盲目追求快速发展,更不能扎实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张书豪表示。

  据了解,美国给光伏企业的贷款大都用于科技研发,这样美国就掌控了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占据了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国的货款支持大部分都用于扩大再生产,在造成产能过剩的同时,失去了竞争力,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思路不同,得到的结果明显不同。”孟宪淦呼吁,我国应调整光伏补贴方向,加大产品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制造高端产品,要让企业在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

  徐晓东表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思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才能促进分布式能源和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强身健身,唯有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开拓新市场、取得经济利益,所以,技术创新是解决企业发展的最有力的杠杆。二是机制创新。没有机制创新,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难以实施,只有机制创新才能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机制创新是投入最少,获利最大的措施。三是理念创新。徐晓东表示。“要敢于打破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要敢于跨界,敢于融合。”

张书豪表示:“以后,国家应把补贴拿到清洁能源研发创新上去,集中力量研究第三代光伏,激励创新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同时,还需要着力研究战略发展规划,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光热电站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能源局2016年启动首批20个光热发电站示范项目,装机规模总量达134.9万千瓦,开启我国光热发电的商业化进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装机规模3300MW,涉及34个项目;规划装机4750MW-4800MW,涉及37个项目。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走高、勃姆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电池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期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由2019年的0.66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97%。预计2025年其需求量将达到7

2025年08月20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同时能源转型和经济性驱动需求激增,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行业需求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56.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64.3亿平方米。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电解液溶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的发展与电解液市场变化息息相关。电解液,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承担着运输锂离子的重任,还在正极与负极间传导电流,确保锂离子能够顺畅地在正、负极间穿梭。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近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装机总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增装机规模41.54GW/107.13GWh,占全球装机56.83%。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近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带动了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45%,达到了87万吨,不过其增速慢于锂电池增速,这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已改变,使单位GW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