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铜箔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核心材料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锂电池是利用储存在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以及电子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反向移动从而实现正常工作的,其主要结构为正极、负极和电解液。除了主要的四大部分外,用来存放正负极材料的集流体也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正极和负极材料需涂覆于导电集流体上,因此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并且内阻应尽可能小。

        铜箔和铝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已形成氧化保护膜、质地较软有利于粘结、制造技术较成熟、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因此被选择作为锂电池集流体的主要材料。锂电池的正极电位高,铝箔的氧化层比较致密,可防止集流体氧化,而铜在高电位下会发生嵌锂反应,不宜做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一般采用铝箔;而负极的电位低,铝箔在低电位下易形成铝锂合金,负极集流体一般采用铜箔,铜箔和铝箔之间不具备互替性。

锂离子电池原理图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由约90%的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4%~5%的乙炔黑导电剂、6%~7%的粘合剂均匀混合后,一般将配好的负极活性酱料均匀涂覆于铜箔集流体表面,活性材料厚度为50~100m,经干燥、滚压、分切等工序,制得负极电极。锂电池的基本性能与整个电池系统的材料密切相关。对于负极,除负极活性材料外,铜箔的质量也对负极制作工艺及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

锂电铜箔性能指标对锂电池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作为锂电池的集流体的锂电铜箔,一般厚度通常在7-20μm之间。目前新能源汽车配备的铜箔厚度为8~12μm,整车铜箔的质量达到10kg以上。锂电铜箔厚度越小,意味着电池的重量将越轻。同时,更薄的锂电铜箔也意味着更小的电阻,则电池的性能也将得到提升。因此,减轻电池上铜箔的质量,降低铜箔原材料成本,同时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成为动力锂电池用铜箔关键。我们认为,未来使用更加轻薄的锂电铜箔是大趋势。

锂电铜箔性能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