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锂电池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锂电池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产能扩大加剧行业洗牌 
         动力电池相关的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企业,纷纷推出了扩产计划,加剧了行业洗牌。工信部在 2016 年推出《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对于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提出了年产 8GWh 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原先的要求提高了 40 倍,这项政策将会极大地促进产业的集中。同时伴随着规模化效应,动力电池企业的电池成本下降,必将对上游的正极材料企业成本造成冲击,要求正极材料企业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性能材料的要求。预计未来可能有价格战,中低端正极材料产能过剩,技术水平较高的龙头公司能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表现出强者恒强。 

         未来中国低端正极材料市场产能将过剩,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据 GGII 不完全统计,自 2017 年以来,包括厦门钨业、当升科技、科恒股份、湘潭电化、优美科、安达科技、裕能新能源、三秋新能源、国光电器、浩普瑞、格林美、天赐材料等 12 家都在国内投扩建正极材料,涉及投资金额超 70 亿元,产能规划近 40 万吨。企业大跃进式布局的背后可能带来市场过剩,根据 GGII 的预测,到 2018 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有效产能将达 30 万吨/年,产能将出现明显过剩,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大企业和大客户深度绑定,协同发展。对于大型动力电池企业,希望上游的材料企业供货稳定,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审报目录,会标注动力电池供货商和相应的正负极材料供应商。每款车型的相应的正、负级材料供应商相对稳定,大的电池企业和正负级材料企业通过深度绑定,实现协同发展。 

2017 年以来部分正极材料厂商扩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正极材料中日韩三分天下 
         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日韩三国占据统治地位,总共市场份额 90% 以上。截止 2014 年,中国正极材料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 43.77%,位居第一,相比 2013 年有所下降;韩国企业占有率迅速上升到 30.56%;同时日本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明显。

         中国主要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技术较强,在三元领域相对于日韩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的三元材料厂家开始发力,稳步追赶日韩巨头。对于正极材料的生产结构,我国以磷酸铁锂、三元、钴酸锂材料为主,日韩以三元材料为主。 

         三元材料专利掌握在日韩手中。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信息,三元 NCM 的基础专利由美国 3M 公司持有,3M 公司并不涉及三元材料的生产,而是通过转让授权专利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其中 LG、SK、优美科都曾向 3M 购买三元材料专利授权。 NCA 的主要专利掌握在日本松下和住友手中,专利限制在全球有效。目前三元材料的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日韩手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丰田、索尼和东芝,而这些专利技术壁垒阻碍了我国三元材料的厂商很难进入国际大厂,通过改性添加以及改良生产工艺等手段已经成为我国正极材料企业避免专利诉讼的常用手段。而近年来国内企业和高校也开始布局三元专利,发展势头良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