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一季度我国风电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从弃风率看:弃风现象明显好转 
         我国风电行业一直受弃风限电问题所影响,弃风率高以致风电行业盈利受到很大的冲击。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2017 年第一季度的风电并网运行情况,2017 年 1-3 月,全国风电上网电量 68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平均利用小时数 468 小时,同比增加46小时;弃风电量13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减少57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下降了30%。 2017 年第一季度全国弃风率 16%,与 2016 年第一季度弃风率 26%和 2015 年第一季度弃风率 18.6%相比均有下降。总体而言,2017 年我国弃风限电情况明显好转。 

         我国的弃风限电现象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差异的特点。从 2017 年第一季度单个省份的弃风率来看,三北地区各省弃风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除了山西、陕西弃风率分别增加了 1%和 11%,弃风现象进一步恶化外;宁夏、辽宁、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河北弃风率大幅下降,尤其宁夏和辽宁弃风率幅度超过了 20%,弃风现象改善明显。三北地区之外,云南省的弃风率同比小幅上升了,增大了 1%。除了以上省份之外,其他省份弃风率为零,情况比较理想。 
 
历年风电弃风电量及弃风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 年第一季度弃风率明显好转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装机容量看:风电发展稳中有增 
         2017年 1-5月,虽然国内风电行业局部数据变化剧烈,但是行业整体情况仍然温和,有一定增长。2017 年前 5 个月,国内累计完成风电装机 5.22GW,同比增长 16.49%,保持不错的增长形式。 

         2017 年 1-5 月风电发电量 12.86GWh,同比增长 21.16%,发电量增速高于新增风电装机的增速,也间接显示弃风限电情况在持续好转。而在 2015 与 2016 年装机排名靠前的新疆、宁夏等省份 2017 年月度累计装机情况均不理想,出现了大幅下降,归根到底还是国家将高弃风限电区域设定为红色区域,限制新增装机所致。 

         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风电发展的总量目标,即到 2020 年全国风电装机达 2.1 亿千瓦以上,未来我国风电市场依然可观。 

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 GW:月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风电累计发电量(GW):月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政策频出,看好弃风率持续降低 
         总体而言,2017 年第一季度弃风程度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好转。但是 2017 年第一季度起风电量,2014 年同期 48.47 亿千瓦时的 2.8 倍,是 2015 年同期的 107.43 亿千瓦时的 1.26 倍,弃风率更是高于 2014 年第一季度弃风率 11.7%。此外,相比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不到 1%的弃风率,我国 16%的弃风率依然严峻,降低我国弃风率促进风电行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国家能源局公布《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稳步推进风电项目建设,新增装机规模 2000 万千瓦,同时要严格控制弃风限电严重地区新增并网项目,对弃风率超过 20%的省份暂停安排新建风电规模,同时定下 2020年弃风率降至 5%以下的目标,使风能的利用更加有效。就目前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根治弃风限电问题: 

         第一、加快建设新能源并网工程和跨区跨省输电通道,打造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坚强平台,满足新能源集中大规模开发和大范围消纳需求,是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治本之策。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风电发展的总量目标,但同时并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要优化调整开发布局,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 4000 万千瓦。由此可见,建设一系列特高压等跨区跨省外送通道,将促进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扩大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消纳范围,加快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对满足京津冀鲁、长三角等负荷中心的清洁用电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建设抽蓄电站提升调峰能力。2020 年 2.1 亿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必然要求系统调节能力和保障手段同步增强,确定化解消纳存量、优化系统调度运行、发展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作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重要举措。《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建成 1700 万千瓦、开工建设 6000 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我们认为,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战略意义和全局影响将更加凸显。 

         第三、增强新能源发电可控性。新能源大规模消纳难,难在预测、控制和调度。因此,必须在风电并网运行的核心技术上攻克难关,在有效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的同时,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此,国网全面部署了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最全的风电运行实时调度监测网络,对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弃风限电问题意义重大。 

         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计划来看,力争 2017-2018 年,弃风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 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率控制在 5%以内。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下游多领域回暖,碳纤维需求复苏。得益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持续推进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革新,风电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软状态,2024年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力量。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扩张,六氟磷酸锂(LiPF₆)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攀升趋势。据机构统计,2025年7月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接近70%,其中头部厂商多氟多、天际股份、石磊氟材均实现满产,而产能最大的天赐材料排产在8月创新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激增,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在此带动下,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快速成长,同期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56%。当前市场中,PVDF是正极粘结剂的主流品类,CMC与SBR为负极核心粘结剂;而PAA凭借环保属性、适配硅基负极等优势,成为行业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