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日本地震对全球LNG产业的影响

       导读:日本地震对全球LNG产业的影响。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 的目标。在一次能源中,天然气碳排放低于石油及煤炭,其在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核电项目建设势必更加严格和审慎,这将可能影响核电建设的进度和成本.
参考:《
中国LNG液化设备产业现状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1、日本地震对世界LNG 产业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日本第一大电力公司东京电力公司和第四大电力公司东北电力公司损失惨重,共计2250万kW装机容量的发电机组受损或关停,核电、煤电、油电设施均遭受重创,而气电设施损失相对较小。截至2011年3月16日,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60%的在运行核电、100%的在运行煤电、84%的在运行油电和5%的在运行气电无法正常运行,导致东北电力公司100%的在运行核电、51%的在运行煤电、32%的在运行油电和17%的在运行气电无法正常运行。地震后,日本东北部电力输配设施基本正常运行;除仙台小LNG接收站外,其他LNG接收站也都正常运行。
       由于LNG接收站和燃气电厂基本运行正常,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东北电力公司大量采购LNG资源,增加燃气发电量,以弥补其他发电设施受损所造成的电力缺口,逆转了中短期国际LNG市场供需形势。由于日本LNG短期和现货需求量陡增,LNG现货市场十分紧张,价格一改往年春季L N G现货价格大幅下降的趋势,不降反升。LNG卖方预期未来LNG 价格将进一步上涨,普遍惜售资源,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此次地震日本共损失核电装机1015万kW,福岛1号核电站将无法恢复,其余受损核电站将经历漫长的恢复过程。2011年5月,日本政府出于安全考虑要求中部电力公司关停浜冈核电站(在役机组总装机容量350万kW)并建造防备海啸的防波堤,停机维护将至少持续2 ~3 年。日本关西电力和九州电力均推迟了维护中核电机组的重启,涉及机组装机容量总计750万kW。因此,短期内预计日本新增LNG需求将达到1500~1800 万吨/a。
       不仅如此,日本已经在建、计划于2016~2017年投产的860万kW核电机组也将推迟投产。如果完全用LNG发电来弥补受损发电机组及延期投产核电导致的电力缺口,日本将新增1600~2400万吨/a的长期LNG需求,这部分潜在LNG需求将对未来世界LNG市场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福岛核泄漏事故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其核电发展战略,德国已宣布将于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瑞士将在2034年前全面放弃核电,两国核电装机总计2360万kW。为此,两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天然气发电也将是弥补电力缺口的重要方式。
       2、日本地震对我国LNG产业的影响
       2006年以来,我国广东大鹏、福建、上海LNG接收站相继投产。2010年我国进口LNG 936万吨,约占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1%。进口LNG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 的目标。在一次能源中,天然气碳排放低于石油及煤炭,其在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核电项目建设势必更加严格和审慎,这将可能影响核电建设的进度和成本,增加我国潜在的天然气需求。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能源短缺,环境容量受限,具有大规模进口LNG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和现实需要。尤其是在我国冬夏季天然气调峰和应急需求日益增加,以及远距离大规模由西部向东部输气所面临安全稳定供气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进口LNG的重要性更加凸现。
       世界LNG价格主要由世界和区域天然气LNG供需及替代能源价格决定,我国对国际L N G市场价格影响力有限。日本地震后,世界短期和现货LNG市场已经转变为供需紧平衡状态,短期和现货LNG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我国LNG采购成本,影响了我国LNG市场开发。世界长期LNG资源购销谈判中,LNG买方和卖方的价格博弈也更加激烈。我国毗邻可承受较高LNG价格且资源采购成本可传递到最终用户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亚洲传统LNG市场,一旦受多种因素影响,将导致东北亚地区LNG供应紧张。如果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无法与东北亚LNG价格有效衔接或当期我国期望价格低于东北亚LNG价格,那么我国将面临采购LNG资源的巨大挑战,进而影响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锰矿行业发展现状:资源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市场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锰矿行业发展现状:资源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市场进口依赖度高

2023年我国锰矿储量排名全球第三,占比约15%。其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格局,且资源集中度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锰矿资源整体较为丰富,但其资源禀赋较差、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冶炼难度大。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锰矿产品产量远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进口依赖度高达80%-90%左右。此外,我国锰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