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导读: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解决这三个矛盾,将促使能源、原材料、环保设备和环保工程、医药供求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的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设备和新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
中国财经公关市场深度评估及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支撑长期增长的基础条件不变,但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1.国际环境和条件显著变化
       ——国际经济贸易低速增长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分工深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
       过于依赖出口模式难以为继,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形成挑战。
       ——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面临三个影响全局的突出矛盾:
       1、能源、原材料短缺;
       2、环境问题,
       3、人口老龄化。
       解决这三个矛盾,将促使能源、原材料、环保设备和环保工程、医药供求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的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设备和新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理念和重点转变
       国际上对气候变化关注度增加,新能源、低碳经济及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或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
       推进清洁生产机制(CDM)、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规则约束。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
       将对我国产业发展选择和产业发展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传统高物质和高能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提出极大挑战。
       ——发展中的大国:国际上对我国发展日益敏感,需要谋求和谐的国际环境
       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过大
       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
       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导致贸易摩擦日益突出
       构建和谐国际关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变与变化
       ——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未变
       发展中大国的后发优势
       广大而持续扩展的市场
       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条件
       日趋改善的基础设施
       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
       近期: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降低了我国工业化成本。
       ——工业化阶段性转变
       需求变化和需求升级
       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有可能稳中略降
       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时期,从各国经验来看,投资率保持上升趋势。
       我国投资结构的变动两个特点:
       制造业发展与升级需要加大设备投资,带动机械电子等装备行业的发展;
       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高投入期,形成对能源、原材料工业的较大需求;
       从长期来看,第一方面的变化趋势更为强烈。
       消费需求变化
       未来消费所占比重将基本稳定或略有提高
       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特征
       1、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2、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略有下降;
       3、住宅消费支出比重较快增长;
       4、文教娱乐、医疗、社区服务、交通等支出比重较快增长;
       5、金融保险、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在消费需求中的比重趋上升。
       带动三方面产业的发展变化:
       1、对中间投入产品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提高,带动新型材料和元器件地位的上升。
       2、中间需求中的制成品比重上升。
       3、带动物流配送、金融、信息服务、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给变化
       资本积累能力提高和资本深化趋势
       1、企业更新技术装备、用先进设备代替劳动、出现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趋势,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分工深化细化,向深加工方向和研发设计与营销、品牌等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
       劳动力供给将出现转折
       1、劳动力供给将开始进入转折时期,“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
       2、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从2015年左右,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就从提高的趋势转而逐年减少。2015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红利”阶段的转折点。
       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将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