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

       导读:我国天然气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天然气管理体系和法规不健全。目前,中国天然气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存在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缺位,有关政策、法规缺位,供应主体企业与利用主体企业合作缺位等问题。健全管理体系和法规是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
中国天然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一、2012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
       1.天然气储量不多。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生产中的比例不足5%,与世界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
       2.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较大。中国的这些储量大多分布中国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地表条件多为沙漠、黄土塬、山地,地理环境恶劣。多数勘探对象低孔、低渗、埋藏深、储层复杂、高温高压,且远离消费市场,开发利用这些储量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譬如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近6000亿M3,但在产能建设上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它是大面积、低孔、低渗的岩性气田,这是中国开发利用从没遇到过的气田,涉及到钻井工艺、储层改造工艺等技术难题,而类似的气田还有许多。又如四川盆地的气田主要属于碳酸盐岩的裂隙和次生孔隙气田,它们的不均质性很强,开发和稳产难度相当大。
       3.天然气市场还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实际需求量小于天然气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从中国目前形成的区域性天然气市场来看,油气田供气能力大于天然气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天然气生产单位生产的天然气除了满足本单位和目前仅有的少量天然气用户外,其他大部分天然气几乎被放空烧尽。总体来说,终端用户对天然气的价格承受能力还差,天然气作为一种替代能源与其他能源特别是煤和水电在价格上还缺乏竞争力,价格偏高。如果天然气价格较高,用户就会选择使用煤和水电来替代,这样天然气用户就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绝大多数天然气田产层薄、含气丰度低、埋藏深及其自然环境恶劣,决定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投入的成本较高。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主要消费市场,天然气输送干线长,管道投资回收期短,致使管输费用较高,占天然气价格比例大。中国现在正在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干线全长4200多公里,建成通气时,如果东南沿海主要天然气用户市场发展滞后,那么造成的经济测算与实际用量要少几十亿。
       4.天然气管理体系和法规不健全。目前,中国天然气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存在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缺位,有关政策、法规缺位,供应主体企业与利用主体企业合作缺位等问题。健全管理体系和法规是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2012年国内天然气市场改革面临挑战
       《天然气定价与监管:中国面临的挑战与经合组织经验借鉴》由英国政府出资,是中国繁荣战略项目基金的一部分,主要指出了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2011年的消耗量为1300亿立方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已经比2000年增加了4倍,且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在2011-2015年这五年内可能会增加一倍。
       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改革的重要时机。关于中国天然气行业的未来,需要有一个清晰及符合其广泛能源框架的愿景。中国需要明确界定不同政府实体之间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将天然气领域的责任分摊给不同的部委和机构。一个独立的监管方也很重要,必须独立于‘三巨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即主要负责人在中国大石油公司中没有职位或经济利益。中国还需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之间的区别。例如,在煤层气和煤炭生产方面存在许多权利上的冲突。
       天然气市场改革最重要的是界定市场价格。在中国,工业品价格或公共服务的天然气价格是最高的,而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中,居民天然气价格通常是最高的,因为除了采购成本和传输成本外,还有储存及分销成本。中国政府需要决定在替代燃料的价格上是否继续采用基于指数化的市场方法,或通过保持和发展上海枢纽的经验转变为枢纽定价机制。为最大的天然气用户开放天然气市场,并使他们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供应商并直接进行天然气价格谈判,一直是市场自由化的关键一步。
       三、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建议
       在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新型能源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更是一个地方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目前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投资成本还比较大、应用还不够广泛的情况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具有低碳、环保、供应稳定、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是目前工商企业和居民用户理想的能源选择。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天然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出台天然气特许经营细则,促进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如想改变目前天然气公司只要授权到手,就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占着区域不投入,耽误发展时机的状况。建议由燃气办牵头,定期对天然气公司进行授权特许经营后建设项目情况的跟踪审查,查投入情况,查工程项目。同时,制定出台《天然气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细则》。明确规定天然气投资单位获得授权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区域内将天然气配套投资到位,实行特许授权与同步投资对等起来,避免出现占有授权不投资、耽误时机阻发展的情况。
二是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参与对天然气产业的投资。天然气等新能源不仅关系民生,还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建设。建议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发挥国有投资公司和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燃气企业及民间资本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打造新的发展平台,构建新的投融资体制,为天然气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出台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壮大加以扶持和引导。
       四、关于加快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思考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肯定。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石油供需态势的变化、气候变化和环保的压力、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突破、日本核危机的影响以及新能源的经济技术性等因素,进一步提高了全球对天然气的重视度和依赖度。
       一、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
       跨入历史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市场快速成长,天然气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国能源供应能力,推动了中国能源清洁化进程,而且为世界天然气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
       过去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6%。2010年突破千亿立方米,达N io7o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4.4倍。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4%增长到4.4%。天然气消费区域实现了由产地到跨区域消费的转变,长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量已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40%。从行业消费结构看,2000—2009年,城市燃气比重由18%增至35%,发电用气比重由4%增至15%,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比重分别由4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