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三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消费情况

       导读:近三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消费情况.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7.4亿吨左右,平均每年约11.5亿吨。按此趋势,“十一五”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逾10%。“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探明新增地质储量将比“十一五”有所增加。
参考:《
中国天然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一、2010年全国及主要省份天然气产量分析

       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2010年冬季全国没有出现“气荒”现象。2010年全国天然气进口LNG 934万吨,增长75%;首次进口管道气44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利用量36亿立方米,增长42.3%。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主要消费地向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预计将达11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20.4%。

       表 1 2010年我国天然气主要生产省市及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天然气主要生产省市 2010年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天津 171859
河北 126818
辽宁 80066
吉林 136743
黑龙江 299035
上海 32553.34
山东 52694.23
河南 62460
广东 783553
四川 2489961.42
陕西 2234712
青海 561017
新疆 249909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十一五”我国天然气产量进入世界前十

       “十一五”发现七个千亿方级大气田和六个亿吨级油田

       “十一五”期间,我国科研工作者围绕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和煤层气展开深入攻关,形成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等21项理论新认识,研发了特高含水油田和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海上稠油高效开发等24项重大核心技术和162项专有技术,整体提升了我国油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支撑了油气储量高峰期工程,实现了天然气跨越式发展。

       近3年来,我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0亿吨和天然气地质储量1.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量从2004年400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946亿立方米,产量实现翻番,使我国在世界产气国的排名由第十三位晋升到前十位。我国原油继续保持了1.9亿吨的稳产和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地位。

       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石油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围绕岩性地层、前陆盆地、碳酸盐岩等重点勘探领域,对大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分布特点、成藏规律和勘探技术进行了系统攻关,取得了重大地质理论突破和勘探技术进步。

       以陆相大型浅水三角洲为核心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突破了以往陆相湖盆中心油气勘探的禁区,指导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示范区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万亿立方米和陇东示范区新增探明石油储量5.22亿吨。

       地质理论新认识和勘探技术新成果指导了四川川中、新疆克拉美丽、南海流花等7个千亿方级大气田和新疆塔河等6个亿吨级油田的发现,证实了我国南海深水具有万亿方大气区资源潜力,推动我国石油工业进入以天然气发展为主的第二次快速增长期。新领域勘探集成与配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大幅度提高了新领域油气资源勘探的竞争力,成功发现7个规模油田,新增探明、控制石油地质储量9.58亿吨、天然气2210亿立方米。

       科技进步也推动高含水油田和复杂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特高含水油田,经过不懈攻关,水驱油开发规律等理论、0.2米级薄层剩余油精细描述等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提高了水驱采收率1%—1.5%;同时研发形成的二类油层聚驱技术和复合驱技术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该项成果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我国也实现了重大突破。以前,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水深小于500米的内海,深水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几乎为空白。经过我国科技人员不懈攻关,成功研制了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国内首次建造完成的顶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基本形成了3000米水深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实现从500米到3000米海洋深水的重大跨越。

       三、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快报统计,201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开了个好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3.70亿吨,同比增长206%,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九次超过10亿吨的年份。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66亿吨,同比增长21.4%。2011年我国天然气年探明地质储量保持“十五”以来高速增长态势,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6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2011年,我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4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5%。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7.4亿吨左右,平均每年约11.5亿吨。按此趋势,“十一五”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逾10%。“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探明新增地质储量将比“十一五”有所增加。

       四、2011年全国及主要省份天然气产量分析

       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天然气9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8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天然气的产量达10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0 %。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前三省市是陕西、四川和新疆 ,分别占总产量的26.55%、26.12%和22.83%。

       表 2 2011年我国天然气主要生产省市及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天然气主要生产省市 2011年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天津 184268
河北 122180
辽宁 72066
吉林 150027
黑龙江 310337
上海 30022.88
山东 51741.85
河南 50164
广东 832839
四川 2677605.1
陕西 2722123
青海 650096
新疆 234047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2011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概况

       201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达到10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同时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步伐明显加快;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至24%。

       六、2012年全国及主要省份天然气产量分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0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6%,2012年全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067.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7%。

       七、2012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1477亿立方米,较2008年77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接近翻番。

       天然气消费量的迅猛增长离不开输气管道建设的推动。2012年我国新投产的主要区域性天然气输气管道有望达3595.8公里以上。

       2012年,我国第一条大型进口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支干线部分有望全线贯通。其中,中卫—贵阳联络线中的中卫—南部段已于7月11日建成通气,南宁支干线工程接近尾声,香港支干线也有望于年底投产。

       同时,为了承接西气东输二线,沿途不少省市除了建设支干管道外,还带动了当地区域管网的建设。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江西和广西两省:“西二线”南宁支干线管道工程还将配套建设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按照规划,将建设14条地级城市天然气管道和50条县级支线管道,总里程数达2863.6公里;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作为承接“西二线”入赣工程,建设的管道全长也达250公里。

       随着另外两条大型进口输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三线的开工建设,未来两年我国投产的重要大型天然气管道干线长度将出现大幅飞跃,并改变沿途省市的天然气供气格局。

       我国天然气管网愈加完善对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例如“西二线”的中卫—贵阳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将在贵州形成一个丁字形的交汇,贵州省的天然气供应资源将不再单独依靠LNG。另外,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福建省也有望引入管道气,将改变只有LNG单一气源的历史。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随着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相继公布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时间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GWh。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集流体材料,正在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未来需求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02日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强者恒强”格局有望强化。国外电池结构件领域,欧洲市场虽然潜力大但本土供应链不完善,为电池结构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加速释放海外产能,也带动着上游的精密结构件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头部结构件企业凭借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海外设厂既能更贴近客户,提升服务效率,又能利用当地

2025年08月01日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浓缩铀是“技术壁垒+安全监管+资金周期+客户信任”于一体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集中于少数拥有先进离心技术和核安全许可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等。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个因素导致美国浓缩铀产能在冷战后加速衰退。不过,近几年,美国多措并举重塑本土铀浓缩产业链,推动HALEU与LEU产能建设,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或将重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促进了光伏银粉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累计装机达到375.00 GW;市场南移趋势明显,2024年江苏、浙江、广东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排名前三,取代传统的山东、河南、河北,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新的主力军。

2025年07月30日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国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不断突破。2004年之前,国内只能生产单张面积12m2以下的钛-钢复合板,电站用15m2以上大面积钛-钢复合板全部依赖进口,其市场基本被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两家公司所垄断。此外,PTA、湿法冶金、氯碱工业、环保等行业用高端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也存在类似问题:高端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具

2025年07月29日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我国煤化工行业正从传统煤化工为主,向传统与现代煤化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转变。传统煤化工由于技术成熟度高、投资门槛相对较低,曾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煤化工的市场占比正逐步下降。

2025年07月28日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随着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聚乳酸市场创造了增长机会。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自2020年起逐步升级“限塑令”,要求到2025年重点城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显著减少,快递包装、外卖餐具等领域明确要求使用可降解材料,而聚乳酸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