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政策及市场共同作用 行业面临格局重塑

        1、全球化进程提速,第一梯队具备竞争优势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高度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迅速成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真锂研究数据,2018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前二十位合计市占率为 92.1%,2018 年全年及 2019 年 1-5 月,各月前二十位合计市占率均高于 89%。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前二十位)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市场份额稳固。从结构上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较为稳固。根据真锂研究数据,2018 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装机量市占率分别为 41.2%、20.3%,合计市占率超过 60%;2019 年 1-5 月,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装机量市占率分别为 44.9%、27.0%,合计市占率在 70%以上,行业领军地位稳固。

宁德时代、比亚迪市场份额稳定

数据来源:GGII


        电动全球化大势所趋,动力电池供应商与车企加速合作步伐。在全球电动化浪潮并起的趋势下,国际各大车企纷纷制定电动化发展目标,对于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进行全球化采购。目前,国内供应商中,宁德时代已经实现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品牌的合作,配套车型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比亚迪开始实施电池外供战略后,也在积极拓宽客户渠道。根据高工锂电,2019 年 6 月,丰田表示将在未来携手宁德时代、比亚迪、东芝等合作伙伴开展电池研发、生产。

动力电池与车企全球化合作深化

动力电池供应商

国内车企

海外车企

宁德时代

上海、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江铃、蔚来、威马、小鹏、奇瑞

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丰田

比亚迪

比亚迪、长安、北京华林

丰田

松下

小鹏、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福特、东风

大众、特斯拉、丰田、福特、日产

LG化学

吉利、长城、上汽、中国一汽、东风柳汽、长安、观致

现代起亚、大众、现代、通用、克莱斯勒、雷诺、沃尔沃、CT&T

SK Innovation

北汽

大众、现代、起亚、戴姆勒

SDI

 

宝马、菲亚特、大众、马恒达、LucidMotors

 

数据来源:GGII


        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格局变化,国内企业具备竞争实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成长的背景下,国内已经出现具备全球化竞争实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市场方面,根据 GGII 数据,2018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106GWh,同比增长 55.2%;前五位及前十位供应商合计市占率分别为 69%、82%,较 2017 年分别提升 12 个百分点、10 个百分点,较 2016 年分别提升 14 个百分点、12 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供应商方面,根据 GGII 数据,2017 年,宁德时代取代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销量首位,市占率为 17%。

        2018 年,宁德时代出货量在全球出货量中的占比约为 23%,高于第二位松下约 2 个百分点;另外,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力神、比克等位列前十位。

宁德时代稳居 2018 年全球出货量首位

数据来源:GGII


        国内放开电动汽车市场,全球化进程将大幅提速。6 月 24 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自 2019 年 6 月 21 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俗称“白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5 年第 22 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白名单”的废止,将加速推进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与国内企业同台竞争的大幕将拉起。 

        随着国内补贴时代即将结束以及放开对于外资企业的限制,海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共同参与行业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动力电池行业将面临格局重塑。我们认为,国内第一梯队供应商已经具备国际化竞争的实力,领先地位有望保持稳固。而其他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需要拥有前期的技术、产品、渠道储备和布局,并具备持续扩大客户范围、成本不断优化的实力以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维持市场份额。 

        2、短期磷酸铁锂凭借经济性优势复苏,长期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是主线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经济性优势。根据 CIAPS 数据,以 6 月 24 日方形电池包价格为例,三元电池包价格为 1000-1100 元/kWh,磷酸铁锂电池包价格为 850-900 元/kWh,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包较三元方形电池包具有约 18%的价格优势。

        补贴退坡有望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应用。2019 年版补贴政策取消续航里程在 250 公里以下乘用车车型的补贴,并将续航里程在 250 公里及以上的车型不同档位的补贴金额下调47%-60%,缩小与无补贴车型之间的差距,同时不同能量密度系数对应补贴金额差距缩小。从供给端来看,磷酸铁锂应用在无补贴或者低补贴车型上有助于降低成本;从需求端来看,在对于续航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下,具有经济性优势的车型有望扩大销售,从而促进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需求提升。 

        根据真锂研究数据,自 2019 年 3 月,磷酸铁锂电池在纯电动乘用车中的装机量占比逐月提升,5 月比例达 7.83%,环比提升 1.54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短期看,在仍具备成本优势的背景下,磷酸铁锂电池在追求高性价比车型上的应用有望扩大。

自 2019 年 2 月磷酸铁锂电池在 EV 乘用车中的装机量占比持续提高


数据来源:真锂研究


        从长期来看,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掌握先进技术是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高能量密度、长续航仍是主要的衡量指标。三元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优势凸显,我们认为,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仍是动力电池长期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具有核心先进技术优势的供应商有望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从纯电动乘用车的车型销售结构上来看,高端占主的趋势不变。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2019年5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为78.6%,其中,A 级车占比为 55.8%,同比提升 30.0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 3.3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的不断渗透,并逐步从政策引导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市场化程度将逐步提升。从消费偏好来看,高端车型为销售主力车型的趋势有望延续,纯电动 A 级车的销售占比将继续扩大。

2018-2019 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结构以高端车型为主


数据来源:真锂研究


        在高端化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根据工信部发布的 2018 年第 5-12 批、2019 年第 1-5 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推荐目录》),纯电动乘用车中,系统能量密度在 160Wh/kg 以上的车型在纯电动乘用车中的占比明显提升,最高一批达到 44%。2019 年第 1-5 批中,有多款纯电动乘用车车型能量密度在 170Wh/kg 以上,帝豪牌和小鹏牌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系统能量密度突破 180Wh/kg。

《推荐目录》中车型系统能量密度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推荐目录》


2019 年 1-5 批《推荐目录》中高系统能量密度(≥170Wh/kg)纯电动乘用车车型情况

整车企业

型号

电池类型

系统能量密度(wh/kg

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帝豪牌

JHC7002BEV51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82.44

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帝豪牌

JHC7002BEV27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82.44

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帝豪牌

JHC7002BEV41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82.44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小鹏牌

HMA7001DEBEV

镍钴锰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

180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小鹏牌

HMA7001DFBEV

镍钴锰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

18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欧拉牌

CC7000ZM00BBEV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欧拉牌

CC7000ZM01BBEV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启辰牌

DFL7000NA62BEV

锂离子电池

17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蔚来牌

HFC6502ECEV3-W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蔚来牌

HFC6483ECEV1-W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蔚来牌

HFC6483ECEV3-W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5

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 传祺牌

GAM7000BEVA0C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

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 传祺牌

GAM7000BEVA0E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风神牌

DFM7000G1F7BEV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170

 


资料来源:《推荐目录》

资料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