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铜精矿资源严重紧缺

       目前中国铜产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均比较大,国内相关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加强行业整合,为进一步获取海外铜矿资源提供支持,这样才能促进中国铜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2009年铜表观消费量达到714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39%。整体降低中国铜产业的市场风险还需要提高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其中既包括期货市场主体的国际化,也包括期货市场客体的国际化。

       在旺盛的需求下,中国铜冶炼产能疯狂扩张,近5年国内铜冶炼新增产能年均100万吨左右。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铜冶炼产能到达516万吨。

       与疯狂扩张的冶炼产能相比,中国铜精矿资源严重紧缺。2002-2009年,中国精铜产量从150万吨扩张到400万吨以上,铜精矿产量缺口增大达300万吨,使得中国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目前,中国铜精矿自给率在23%左右。

       由于中国处于全球铜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在国际铜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中国铜产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极易受到生产经营之外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国内铜产业的风险源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以便产业企业"对症下药",使中国的铜产业由被动变为主动。

       中国铜产业面临的风险源

       1、国内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

       2003年以来,在铜价逐步走高和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铜冶炼行业疯狂扩张。但是,中国铜冶炼产能的扩张主要是由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所致,而非大型铜企的规模扩张。

       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不仅使中国铜冶炼厂争夺铜精矿的竞争加剧,导致矿商竞相压低冶炼费,而且部分投资小、周期短、被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炼产能的上马使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带来了其他的社会成本。

       2、加工费持续下降,冶炼厂生存堪忧

       由于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中国铜精矿紧缺的状况更加明显。目前,中国每年精铜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但铜精矿年产量只有100万吨,且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国内大多数的铜冶炼企业只能进口铜精矿,使得中国目前的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在75%以上。

       鉴于全球铜矿供应的紧张局面,国际矿商在2006-2007年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使冶炼厂不能通过铜价的上涨获得相应利益,只能依靠加工费获取利润。由于矿商的强势地位,近几年铜冶炼加工费持续降低,今年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降至46。5美元/4。65美分的低位,预计下半年铜精矿加工费将进一步降至39美元/3。9美分的历史低位。在铜精矿供应不足、冶炼产能继续扩张的矛盾未解决之前,未来几年铜精矿加工费用仍将维持低位,中国的铜冶炼厂不得不忍受为矿商做"嫁衣"的窘境,生存状况堪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