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 煤炭供应紧张

 导读: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 煤炭供应紧张。供给侧改革政策稳步推进,尤其是276天工作日制度被严格执行,煤炭供需格局明显好转,1-6月煤炭产量减少1.7亿吨,同比下降9.7%,而同期消费量仅减少9700万吨,下降5.1%,产量降幅远大于消费降幅,导致煤炭供应紧张。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煤炭铁路行业运营现状与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2015年11月,习主席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

       2016年1月初,李克强总理视察山西,拉开供给侧改革的帷幕。

       2月1日,《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印发,文件指出:自2016年起3-5年内,煤炭行业将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3月31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所有煤矿“2016年全国按照276天工作日重新核定产能,即直接在合规产能乘以0.84取整”。

       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细节及去产能目标。

       5月,财政部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规模1000亿,5月中旬,2016年276.43亿元奖补资金已经拨付至地方,去产能进入全面实 施阶段。


       上半年,供给侧改革政策稳步推进,尤其是276天工作日制度被严格执行,煤炭供需格局明显好转,1-6月煤炭产量减少1.7亿吨,同比下降9.7%,而同期消费量仅减少9700万吨,下降5.1%,产量降幅远大于消费降幅,导致煤炭供应紧张。 “276天”政策执行严格,煤炭产量显著下降

       3月23日同煤矿难后,3月31日,山西省政府要求全省煤炭严格按照276个工作日进行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4月5日,山西煤炭厅又接着下文,再次强调严格按照276工作日重新核定产能,并公布了重新核定产能后各个矿的名单,开启本轮煤炭限产的大幕,随后各省陆续开始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从实地调研及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政策执行的力度超市场预期,煤炭产量明显下降。

       全国:7月原煤产量27001万吨,同比下降13.1%,1-7月累计生产原煤19亿吨,同比下降10.1%。

       山西:7月原煤产量6570万吨,同比下降18%,1-7月累计生产原煤4.5亿吨,同比下降16.7%。

       内蒙古:7月原煤产量6650万吨,同比下降19.3%,1-7月累计生产原煤4.7亿吨,同比下降12.8%。

       陕西:7月原煤产量4053万吨,同比下降8.2%,1-7月累计生产原煤2.7万吨,同比下降6.2%。

       图1:山西原煤产量及累计同比增速

 


       图2:内蒙古原煤产量及累计同比增速

 


       煤炭供求偏紧库存低位运行

       产量的大幅减少导致煤炭供求偏紧,产地、港口及下游厂商库存均低位运行。

       动力煤:一方面,限产导致供给减少,另一方面,7、8月是传统的煤炭消费旺季,动力煤供不应求,港口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北方主要运煤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煤炭库存均处于近年来的低位,与此同时,产地及电厂库存也都处于近期低位。

       图3:曹妃甸港煤炭库存图4:京唐港煤炭库存

 


       图5:重点电厂库存可用天数

 


       图6:煤炭主产地动力煤库存指数

 


       进口煤难以大幅增长,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海关总署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7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121万吨,环比减少54万吨;1-7月共进口煤及褐煤12917万吨,同比上涨6.7%。

       尽管上半年煤炭进口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但未来增量上升空间及其对市场冲击或有限:1、11年以来煤炭进口量的剧增主要源于国内外煤炭价差,2012年印尼煤港口库提价一度低于山西煤160元/吨,廉价进口煤对处于高位的国内煤炭冲击明显,而目前印尼煤仅低于山西煤5元/吨,下游电厂采购印尼煤的热情不高,采购多源于锅炉设计以及补足国内煤炭缺口;2、从贸易商的角度,进口煤贸易近年来一直处于微利的状态,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中尚有利可图,随着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进口商的风险增加,打击进口商的热情;3、目前印尼、澳洲煤矿基本处于盈亏线附近,煤炭厂商生产热情不高,因此也限制了进口量的增加。

       综上,我们认为进口煤仅仅是对国内供给缺口的补充,其价格更多是跟随国内价格的走势,对国内煤炭供需格局及价格冲击较为有限。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钾矿资源总量有限,国内钾储量仅占全球的 4%。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卤水型矿床,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我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