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过去几年中,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本身就有整合与洗牌的需要。但目前,产业链中仍然存在着暴利,未来有待在暴利下降之后完成全产业链的洗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常务理事对本报记者说。

        刚刚因补贴政策落定、旺季来临而重现生机的全球光伏产业,近期却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冲击下再度陷入泥沼。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称,德国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实施较预期幅度更大的下调太阳能补贴措施,这无疑又给严重依赖德国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当头一棒,一场行业大洗牌几乎不可避免。

        德国欲再挥削减补贴大棒

        由于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装市场德国削减补贴以及第二大光伏市场意大利政策不明朗,今年1到5月欧洲光伏安装几乎处在停滞状态,装机量环比出现大幅下挫,组件价格也连续暴跌。

        但随着6月份补贴政策尘埃落定,光伏行业出现难得的喘息之机,装机增长势头直逼去年同期。

        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和7月这两个月间,仅德国市场就实现约1.25GW的光伏安装量,这一数字甚至高于此前5个月的安装量的总和。

        不过,这一超预期的增长速度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担忧。来自政府层面的消息暗示,这将导致德国在明年1月份出现15%的补贴率下调,比此前所计划的幅度多了6%。

        在去年实行了极具争议的补贴率下调后,德国政府就曾对其计划进行了改变,允许进行周期性审查和削减,以帮助应对太阳能电池板不断下跌的价格。今年6月份,由于上半年700MW的安装量不尽如人意,德国政府曾收回了在年中进行补贴削减的计划,并一度推动市场再现繁荣。

        然而,安装量的超预期增长以及近几个月来太阳能光伏电池价格的不断下跌,令德国政府似乎又重新获得了进一步削减补贴的动力。

        据太阳能新闻网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太阳能多晶硅的成交价格跌至每公斤380元,而主流多晶硅厂家报价基本维持在每公斤400元;受供大于求影响,太阳电池板的价格进一步下降至每瓦8.3元,主流组件厂家报价维持在每瓦8.6元。出口价格最高报价为每瓦0.85欧元,最低为0.77欧元。

        另一个削减补贴的理由则是债务危机。专家指出,由于欧债危机、美国国债危机暴露出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光伏行业恰恰就是最依赖国际贸易的行业之一。

        显然,如果这则补贴削减的传闻最终被证实的话,意味着光伏市场在维持了不到两个月的火爆之后又可能重新陷入低潮。业界称,这一最新消息将有可能引发业界担忧,并导致欧洲其他国家效仿,由此进一步加剧行业的不稳定性。

        不过,上述消息所指的补贴率下调幅度仍远低于24%的最大下调幅度。对光伏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不幸中之大幸。

        光伏行业走向“大鱼吃小鱼”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尽管三季度开始太阳能组件市场需求有所增长,但采购量依然难以支撑产能供给平衡。业界更担忧,如果未来两周采购量没有明显上升,业界期待的2011年所谓“抢装潮”在时间上恐怕就十分紧张。

        “事实上,过去几年中,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本身就有整合与洗牌的需要。但目前,产业链中仍然存在着暴利,未来有待在暴利下降之后完成全产业链的洗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常务理事对本报记者说。

        他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而光伏行业因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缩短了这一过程,洗牌的过程也会格外残酷。

        “就以电池组件环节来看,前10家巨头即可拥有近20GW的产能,英利、尚德等是已站稳脚跟的先行者,加上拥有大集团背景的国电等,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日趋艰难,大鱼吃小鱼将成常态。”长城证券研究所新能源分析师张霖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集中支持骨干光伏企业,“十二五”末将形成1—2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4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1—2家5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8—10家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在海外,过去一个月中就有三家美国光伏企业破产,残酷的洗牌已经降临。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近期正打算在希腊推行一个规模浩大的计划,即在希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从而让希腊人能使用太阳能,计划总耗资为200亿欧元。据称,该计划将通过光伏系统将永不枯竭的太阳能转化为能量并进行存储,随后将所生产的电能出口至西欧国家。

        业内认为,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既可缓解希腊债务危机的压力,提高当地就业并拉动经济,还可重塑光伏从业者的信心,但在债务危机严峻的形势下,计划如何实现仍待观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10日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进步。随着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2025年10月10日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