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彭博新能源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晶硅组件产能60.3GW,其中来自中国的产能就高达40GW,占全球的2/3。而当年,全球光伏的装机容量仅有30.5GW。
国内巨大产能背后,是各地林立的小企业。据ENFSolar统计,中国光伏市场在2011年涌入过多新兴生产商,仅光伏行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商数就由807家激增至901家。
由于国内消化能力有限,光伏行业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格局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在欧盟重税面前难有翻身机会。
孙老板是河北保定一家中型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观研天下采访人员,中国出口欧盟的电池板组件价格大致是0.6欧元/瓦,即便和欧盟达成价格承诺,预计也要弥补至少30%的倾销幅度,而补上价差相当于变成0.8欧元/瓦。
“这对于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且我们的主要销售对象就是欧盟。”他说,很多他所了解的光伏企业都已陷入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行业未来可能会更加艰难,现在很多企业都因为竞争而亏本。
孙老板说,市场已到了洗牌的阶段,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的企业将最先受到冲击,不排除部分企业破产的可能。
据iFinD4月统计,58家披露年报的太阳能概念上市公司负债总额已达到3251亿元,此前两个年度分别为3046亿元和2550亿元。这意味着,最近3年间,这58家企业的负债激增了70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