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

  报告网摘要: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国际炼焦煤基准价格三季度再跌15%,创出11年新低,预计将对相关炼焦煤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冲击。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如下。

  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焦煤是生产钢铁的一大质料,尤其是优质焦煤,在国内资源非常缺乏,国内优质焦煤资源经常来自于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共进口炼焦煤6,236万吨,同比下降17.28%。炼焦煤净进口量为6,156万吨,同比下降17.12%,连续11年保持炼焦煤净进口国的地位。

  国际炼焦煤基准价格三季度再跌15%,创出11年新低,预计将对相关炼焦煤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冲击。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如下:

  三季度硬焦煤价格下跌16.5美金,将利空国内焦煤市场。从国内焦煤来看,虽然下游钢坯跌至1800元/水平,焦炭跌至810元新低,钢厂和焦化厂均有意压价;但焦煤企业受限于库存普遍不高,洗煤厂关停较多影响,焦煤降价呈现较大阻力。从供应角度,进口硬焦煤煤降价,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势必增加进口煤的供应量,导致港口煤价下跌,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国内焦煤市场。但从1-5月份进口焦煤来看,进口煤炭数量不增反降,故此衡量三季度煤炭价格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运费、政策和库存等因素。

  一、价格方面:2015年三季度国际硬焦煤下跌不止

  有消息称:日本新日铁住金(NSSMC)与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达成3季度(2015年7-9月)硬焦煤基准价93美元/吨(FOB,澳大利亚),环比二季度(4-6月)基准价下跌16.5美元/吨,跌幅为15%,同比去年三季度基准价下跌27美金,跌幅为22.5%。

  回顾过去十五年硬焦煤价格历史:煤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2001年煤价年度合同定为42美金,经历十年之后2011年Q2,硬焦煤创下330美元/ 吨,价格上涨近八倍,平均每年上涨约78%;伴随着世界经济走软、行业产能过剩凸显,目前煤价格已经从之前的三位数跌至目前的二位数水平。

  从硬焦煤与国内煤炭比价来看,三季度硬焦煤价格折合中国港口人民币约705元/吨(汇率6.2075计算)。此价格比大商所焦煤主力合约略高25.5元 /吨(2015.6.19期货J1509收盘679.5),原因是硬焦煤本身比大商所定义的焦煤质量要好;三季度硬焦煤价格比唐山主焦煤价格略低25元 /吨,原因在于折的港口价格到目的地唐山还有几十元运费。综上来看,三季度硬焦煤定价跌幅较为明显,且价格在目前水平来看有质量和比价优势。

  二、宏观方面:经济数据不佳国家稳增长是否给力

  汇丰制造业PMI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低位企稳,但宽松刺激政策仍然有待加码。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49.2,继续运行于枯荣线下方,但已较前值48.9有所回升。新订单就业指数略有回升,但在荣枯线之下,产出指数位于年内低点,反映内需降幅有所收窄,但无明显稳固复苏迹象。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大幅下滑,外需前景堪忧。制造业扩张乏力,加之融资条件紧张,宽松政策力度有待加强。预计未来数周内或有50基点降准。

  2015年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21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从分产业来看,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全部来自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为,第二产业用电量 1573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5%;

  2015首季GDP为7%,而经济数据表面2季度经济也不容乐观。近期国家出台诸多利多政策,即不希望经济出现硬着陆。而从相关货币政策来看,由于心态看空明显,所以金融杠杆均转嫁到证券市场,实体经济尚无明显好转迹象。

  三、需求不佳:焦炭整体颓势、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2015年二季度国内焦煤价格持续下跌。中国焦煤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5月份临汾主焦精煤680元/吨,跌55元/吨;古交2号焦煤700元/吨,跌35元/吨;柳林4号焦煤705元/吨,跌20元/吨。6月份部分焦化企业要求,焦煤采购价格下跌20-30元不等。

  下游直接需求焦炭市场库存不高,部分企业6月意向调涨价格,但钢厂未接受。而从季度和年度来看,焦炭现货价格较去年有大幅降低。目前除山西地区焦化企业赔钱过多,开工率低外,山东和河北焦化开工率均属于正常水平。

  从相关数据来看,二季度焦炭钢厂实际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40%左右,相比2014年末价格也下跌100-150左右。焦炭企业一半产能作为钢厂附属企业,而另一半产能除个别如旭阳、山东焦化集团等外,在市场上竞争力均有限,处于上下游谈判中弱势地位,长期来看焦化企业将维持微利或部分亏损运行。

  下游钢材市场受阻于房地产弱势,钢材价格持续低迷。二季度钢价已创十年新低,唐山钢坯价格已跌破1900元/吨。虽然如此,前期铁矿降价,钢厂一直维持较高开工率,预计粗钢产量较2014年相仿。未来钢材市场需求面仍将关注基建、出口和房地产市场是否有实质性改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