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

  报告网摘要: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国际炼焦煤基准价格三季度再跌15%,创出11年新低,预计将对相关炼焦煤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冲击。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如下。

  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焦煤是生产钢铁的一大质料,尤其是优质焦煤,在国内资源非常缺乏,国内优质焦煤资源经常来自于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共进口炼焦煤6,236万吨,同比下降17.28%。炼焦煤净进口量为6,156万吨,同比下降17.12%,连续11年保持炼焦煤净进口国的地位。

  国际炼焦煤基准价格三季度再跌15%,创出11年新低,预计将对相关炼焦煤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冲击。2015年三季度国际焦煤价格大跌的因素分析如下:

  三季度硬焦煤价格下跌16.5美金,将利空国内焦煤市场。从国内焦煤来看,虽然下游钢坯跌至1800元/水平,焦炭跌至810元新低,钢厂和焦化厂均有意压价;但焦煤企业受限于库存普遍不高,洗煤厂关停较多影响,焦煤降价呈现较大阻力。从供应角度,进口硬焦煤煤降价,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势必增加进口煤的供应量,导致港口煤价下跌,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国内焦煤市场。但从1-5月份进口焦煤来看,进口煤炭数量不增反降,故此衡量三季度煤炭价格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运费、政策和库存等因素。

  一、价格方面:2015年三季度国际硬焦煤下跌不止

  有消息称:日本新日铁住金(NSSMC)与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达成3季度(2015年7-9月)硬焦煤基准价93美元/吨(FOB,澳大利亚),环比二季度(4-6月)基准价下跌16.5美元/吨,跌幅为15%,同比去年三季度基准价下跌27美金,跌幅为22.5%。

  回顾过去十五年硬焦煤价格历史:煤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2001年煤价年度合同定为42美金,经历十年之后2011年Q2,硬焦煤创下330美元/ 吨,价格上涨近八倍,平均每年上涨约78%;伴随着世界经济走软、行业产能过剩凸显,目前煤价格已经从之前的三位数跌至目前的二位数水平。

  从硬焦煤与国内煤炭比价来看,三季度硬焦煤价格折合中国港口人民币约705元/吨(汇率6.2075计算)。此价格比大商所焦煤主力合约略高25.5元 /吨(2015.6.19期货J1509收盘679.5),原因是硬焦煤本身比大商所定义的焦煤质量要好;三季度硬焦煤价格比唐山主焦煤价格略低25元 /吨,原因在于折的港口价格到目的地唐山还有几十元运费。综上来看,三季度硬焦煤定价跌幅较为明显,且价格在目前水平来看有质量和比价优势。

  二、宏观方面:经济数据不佳国家稳增长是否给力

  汇丰制造业PMI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低位企稳,但宽松刺激政策仍然有待加码。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49.2,继续运行于枯荣线下方,但已较前值48.9有所回升。新订单就业指数略有回升,但在荣枯线之下,产出指数位于年内低点,反映内需降幅有所收窄,但无明显稳固复苏迹象。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大幅下滑,外需前景堪忧。制造业扩张乏力,加之融资条件紧张,宽松政策力度有待加强。预计未来数周内或有50基点降准。

  2015年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21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从分产业来看,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全部来自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为,第二产业用电量 1573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5%;

  2015首季GDP为7%,而经济数据表面2季度经济也不容乐观。近期国家出台诸多利多政策,即不希望经济出现硬着陆。而从相关货币政策来看,由于心态看空明显,所以金融杠杆均转嫁到证券市场,实体经济尚无明显好转迹象。

  三、需求不佳:焦炭整体颓势、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2015年二季度国内焦煤价格持续下跌。中国焦煤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5月份临汾主焦精煤680元/吨,跌55元/吨;古交2号焦煤700元/吨,跌35元/吨;柳林4号焦煤705元/吨,跌20元/吨。6月份部分焦化企业要求,焦煤采购价格下跌20-30元不等。

  下游直接需求焦炭市场库存不高,部分企业6月意向调涨价格,但钢厂未接受。而从季度和年度来看,焦炭现货价格较去年有大幅降低。目前除山西地区焦化企业赔钱过多,开工率低外,山东和河北焦化开工率均属于正常水平。

  从相关数据来看,二季度焦炭钢厂实际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40%左右,相比2014年末价格也下跌100-150左右。焦炭企业一半产能作为钢厂附属企业,而另一半产能除个别如旭阳、山东焦化集团等外,在市场上竞争力均有限,处于上下游谈判中弱势地位,长期来看焦化企业将维持微利或部分亏损运行。

  下游钢材市场受阻于房地产弱势,钢材价格持续低迷。二季度钢价已创十年新低,唐山钢坯价格已跌破1900元/吨。虽然如此,前期铁矿降价,钢厂一直维持较高开工率,预计粗钢产量较2014年相仿。未来钢材市场需求面仍将关注基建、出口和房地产市场是否有实质性改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高纯石英砂作为半导体与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芯片及太阳能电池等终端产品的性能与良率。近年来,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与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显著放量,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尽管当前国内产能不足,仍高度依赖进口,但在资源勘探突破、提纯技术攻克与企业产能积极布局的共同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8%,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虽然我国是全球铅储量与铅生产大国,其生产占全球铅精矿供应量的33%以上。但近年随着铅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铅原料的消耗不断攀升,可采资源逐渐减少,且面临着找矿容易、开采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铅精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而在再生铅方面,虽然2025年上半年有新增再生铅冶炼产能陆续投放,但由于废电池紧俏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025年09月17日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低碳和零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73.76GW,总储能容量达168GWh,其中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分别为62.1GW、141.4GWh,占新型储能的比重超八成。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

2025年09月16日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