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乳酸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在产业链方面,聚乳酸行业上游主要为玉米等壳类作物、煤炭、液碱等;聚乳酸下游主要应用于纺织业、塑料工业、农用地膜、包装材料、现代医药材料、3D打印。

我国聚乳酸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聚乳酸行业上游市场

       聚乳酸行业上游主要为玉米等壳类作物、煤炭、液碱等,其中玉米作为主原材料,其供应情况影响到聚乳酸产业生产。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496.8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6.32吨/公顷,玉米产量为2.61亿吨我国玉米,消费量为27558万吨。

2011-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1-2020年我国玉米消费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聚乳酸行业上游企业主要包括敦煌种业、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聚乳酸行业上游企业及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优势

敦煌种业

为农作物制种和棉花收购加工业务,包括玉米、棉花、西瓜、甜瓜、草类、疏菜、花卉等农作物良种的繁育、生产、加工、检测、包装和销售

生产与质量优势:依托河西走廊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行“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60万亩稳定的制种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大型种子加工生产线,拥有一整套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从亲本提纯、扩繁、田间去杂、去雄授粉、清杂晾晒到收贮保管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

产品及营销渠道优势:拥有玉米、小麦、水稻等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共六十多个,形成了覆盖全国不同生态区的市场营销网络,年产销玉米、小麦、水稻、瓜类蔬菜、棉花等各类农作物种子近1亿公斤

北大荒

地发包经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和销售;与种植业生产相关的技术、信息及服务等

资源优势:拥有16家农业分公司,所属区域内土地资源丰富,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

科技优势:现已掌握了完善的作物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施肥施药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机应用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拥有农机农艺各项技术相配套、良种良法相结合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模式;同时,储备了节本增效的一系列栽培新技术

装备优势:现已大规模配备了大型、现代、智能化的动力机车及配套高性能联合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实现了旱田整地、播种和收获全程机械化,截至2018年末,区域内实现农业机械总量达32.7万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60.67万千瓦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煤炭洗选加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

产品优势: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所产优质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广泛应用于发电、造气、工业锅炉、炼焦、建材等行业

交通优势:总部和主要生产矿区紧临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郑西高铁和310国道等交通大动脉,区位优势突出,销售网络遍布河南、湖北、华东等20个省区

技术优势:拥有“八所一站”的技术研发机构、100余项国家专利、国内领先的机械化生产系统,防灭火技术、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和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游市场

       近年来,在“禁塑令”政策及生物医用高分子、农用地膜和包装等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国聚乳酸行业产量及需求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乳酸产量约为13.9万吨,同比增长18.8%,市场需求量约为16.1万吨,同比增长16.55%。

2017-2019年我国聚乳酸行业产量及需求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从事聚乳酸行业的企业主要包括浙江海正生物、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泓达生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国聚乳酸行业主要企业及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优势

浙江海正生物

是一家专业生产聚乳酸(PLA)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聚乳酸成型工艺研究、聚乳酸改性技术研究、聚乳酸制品研发及推广、聚乳酸加工技术培训及技术咨询等业务

装备优势:配置有冲击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注塑机、两辊开炼机、挤片机、平板硫化机、吸塑机及流涎膜生产机等设备

技术研发优势:以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为核心,建有自己的专业聚乳酸应用研究所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

依托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工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粮食和油料作物,从事生化、制药、食品、油脂加工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产品主要有燃料乙醇、柠檬酸、L-乳酸、环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饲料等系列产品

营销渠道优势:不断开发海外市场,目前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拥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为公司客户,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各类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保优势:注重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分离提取技术,选择清洁生产工艺,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为后续环保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泓达生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是以薯干、玉米等为原料生产乙醇及下游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生产优势:现已建成山东和广西两大产业基地、上海昆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泰新(新加坡)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两大国际贸易平台,新疆沂利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福阳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大高精尖生物科技园区

荣誉优势:企业先后被授予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226位、2019年度山东精细化工十强企业、2019年度山东石油和化学工业100强企业、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第63位、2019年度石油和化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下游市场

       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主要应用于纺织业、塑料工业、农用地膜、包装材料、现代医药材料、3D打印等领域。其中,包装材料是聚乳酸行业主要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65%左右,其次为生物医学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26%。

我国聚乳酸行业应用领域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聚乳酸行业下游企业主要包括深圳王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聚乳酸行业下游企业及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优势

深圳王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包装膜、塑料托盘、塑料缓冲材料(主要是EPE缓冲材料)等包装材料

产业布局优势:有自建的五大工业园区,并已在深圳、珠海、南宁、武汉、重庆、成都、郑州、廊坊、烟台、青岛、苏州等地有十七家分子公司

客户资源优势:已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体系认证,与富士康、伟创力、海尔、理光、爱普生、TCL、步步高、长城开发、创维、杜邦、泰克电子、好易通、佳能、康佳、联想、腾讯、德昌、东芝、西门子等200多个国内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原料药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产品主要有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皮肤类、妇科类、儿科类、血液肿瘤类、治疗型大输液类等产品;原料药主要为维生素B5及原B5等产品;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PBSPVB产品

技术研发优势: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旗下拥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药学相关专业硕士、博士近百名,拥有双分子技术、免疫双抗体技术两个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

产品优势:拥有复方黄黛片、皮敏消胶囊、除湿止痒软膏、缩宫素鼻喷雾剂、妇阴康洗剂等药品批准文号共478,其中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或规格)38,独家医保产品17,独家基药产品5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膜材料、预涂膜材料、电容器用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电子信息用膜材料等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新材料、塑料化工新材料、塑胶建材及附件、其他塑料制品生产、销售

技术优势: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建立功能高分子膜研发中心,并聘请国外技术专家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15年末,拥有有效专利88,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外观设计专利15

市场优势:先后成为娃哈哈、康师傅、达能、旺旺等国内和国际知名公司的包装材料主供商,公司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南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商机前瞻
        《2021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