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情况(附企业经营情况)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机化工材料,俗称白炭黑。由于是超细纳米级,尺寸范围在1~100nm,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具有对抗紫外线的光学性能,能提高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用途非常广泛。

       在产业链方面,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上游为成膜物质(树脂/乳液)、分散介质(有机溶剂/水)等,下游主要包括涂料、油墨、塑料石化等行业。

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消费量估计为90.06万吨,市场规模约为8.9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市场规模超过15亿美元,按2020年底汇率折算约为100亿元。

2015-2026年我国二氧化硅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液相法二氧化硅中高附加值应用品种如涂料用特种二氧化硅、打印介质吸附剂、塑料薄膜开口剂、牙膏用磨擦剂与增稠剂、食品用二氧化硅、电池隔板用二氧化硅等有所发展,但整体上目前国内能生产用于涂料、数码相纸、塑料薄膜等特种用途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企业并不多。

       目前,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有格雷斯(GRA.N)和赢创工业(EVK.DF)等国际化工巨头及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天一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辉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

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及简介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关键业务数据

格雷斯(W.R.Grace&Co.,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W.R.Grace&Co.,(股票代码“GRA.N”)中文名,格雷斯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和材料生产、销售企业,成立于1854年,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旗下拥有两个运营部门,分别是格雷斯戴维森和格雷斯特种化学品。前者专业生产催化剂、化学添加剂、工程材料、色谱柱以及硅胶产品,后者是生产特种建材化学品、建筑材料、密封胶和涂料的专家

格雷斯2020年营业收入为112.87亿元,其中材料技术部门收入29.91亿元,与发行人存在直接竞争的两大业务部门涂料及化工收入合计18.15亿元

赢创工业集团(EvonicIndustriesAG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EvonikIndustriesAG(股票代码“EVK.DF”)中文名,原名为德固赛公司,成立于1969年,注册资本4.66亿欧元,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之一。2017年,赢创工业收购了美国邱博公司的二氧化硅业务,壮大了其沉淀法二氧化硅业务

赢创工业2020年营业收入978.97亿元,其中生产消光剂的特种添加剂分部收入为258.81亿元。此外,赢创工业2019年在气相二氧化硅、气相金属氧化物、沉淀法二氧化硅、消光剂这一分类产品上的总产能超过95万吨,市场排名全球第一,赢创工业2020年将消光剂划入新的特种添加剂分部,产能市场排名全球第一,但未披露消光剂具体产能数据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804.5万元,总部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门从事特种二氧化硅新材料生产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山西天一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总部设在山西晋中,专业从事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研究,生产消光粉(消光剂)、保温材料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清远市鑫辉化工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628.99万元,厂址位于广州清远高新区,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销售二氧化硅、白炭黑、消光剂等产品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凌玮科技

公司自产产品包括纳米二氧化硅产品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和纳米氧化铝产品防锈颜料及少量半成品。

纳米二氧化硅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32%101.67% 106.89%2019年及2020年产能利用率超过100%2018-2020年纳米新材料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9508.26 万元、23280.00万元和24614.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31%69.99%70.34%,占比逐期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商机预测
        《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规划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