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情况(附企业经营情况)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机化工材料,俗称白炭黑。由于是超细纳米级,尺寸范围在1~100nm,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具有对抗紫外线的光学性能,能提高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用途非常广泛。

       在产业链方面,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上游为成膜物质(树脂/乳液)、分散介质(有机溶剂/水)等,下游主要包括涂料、油墨、塑料石化等行业。

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消费量估计为90.06万吨,市场规模约为8.9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市场规模超过15亿美元,按2020年底汇率折算约为100亿元。

2015-2026年我国二氧化硅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液相法二氧化硅中高附加值应用品种如涂料用特种二氧化硅、打印介质吸附剂、塑料薄膜开口剂、牙膏用磨擦剂与增稠剂、食品用二氧化硅、电池隔板用二氧化硅等有所发展,但整体上目前国内能生产用于涂料、数码相纸、塑料薄膜等特种用途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企业并不多。

       目前,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有格雷斯(GRA.N)和赢创工业(EVK.DF)等国际化工巨头及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天一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辉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

我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及简介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关键业务数据

格雷斯(W.R.Grace&Co.,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W.R.Grace&Co.,(股票代码“GRA.N”)中文名,格雷斯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和材料生产、销售企业,成立于1854年,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旗下拥有两个运营部门,分别是格雷斯戴维森和格雷斯特种化学品。前者专业生产催化剂、化学添加剂、工程材料、色谱柱以及硅胶产品,后者是生产特种建材化学品、建筑材料、密封胶和涂料的专家

格雷斯2020年营业收入为112.87亿元,其中材料技术部门收入29.91亿元,与发行人存在直接竞争的两大业务部门涂料及化工收入合计18.15亿元

赢创工业集团(EvonicIndustriesAG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EvonikIndustriesAG(股票代码“EVK.DF”)中文名,原名为德固赛公司,成立于1969年,注册资本4.66亿欧元,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之一。2017年,赢创工业收购了美国邱博公司的二氧化硅业务,壮大了其沉淀法二氧化硅业务

赢创工业2020年营业收入978.97亿元,其中生产消光剂的特种添加剂分部收入为258.81亿元。此外,赢创工业2019年在气相二氧化硅、气相金属氧化物、沉淀法二氧化硅、消光剂这一分类产品上的总产能超过95万吨,市场排名全球第一,赢创工业2020年将消光剂划入新的特种添加剂分部,产能市场排名全球第一,但未披露消光剂具体产能数据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804.5万元,总部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门从事特种二氧化硅新材料生产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山西天一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总部设在山西晋中,专业从事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研究,生产消光粉(消光剂)、保温材料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清远市鑫辉化工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628.99万元,厂址位于广州清远高新区,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销售二氧化硅、白炭黑、消光剂等产品

非公众公司,未主动披露,无法获取相关数据

凌玮科技

公司自产产品包括纳米二氧化硅产品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和纳米氧化铝产品防锈颜料及少量半成品。

纳米二氧化硅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32%101.67% 106.89%2019年及2020年产能利用率超过100%2018-2020年纳米新材料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9508.26 万元、23280.00万元和24614.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31%69.99%70.34%,占比逐期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商机预测
        《2021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规划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