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我国新能源市场将快速成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未来5年,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新能源技术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另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于2010年上报国务院待批,与“十一五”不同,新能源产业不仅包括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涵盖了清洁煤技术和智能电网,以及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念和涵盖领域的不同只是新能源产业的变化之一,更多的变与不变则体现于各细分领域的发展。

       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继续扩大,光热发电将异军突起

       “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将继续扩大,工程市场、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热利用需重点开拓的三大应用市场,其中工程市场包括太阳能与建筑结合配套工程、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两大类。“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将取得重大进展,在国家政策和研发的支持下,太阳能热发电站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十二五”末期,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将开始初步的商业化运营。

       2011-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能力仍将保持,国内市场将快速成长

       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8GW,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53%,“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保持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地位。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将迅速成长,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有效改善,预计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

       风电——在产业规模继续增长的基础上向“质”、“量”并重发展

       未来5年,我国风电产业将继续保持“十一五”期间的高增长态势,装机规模在“十二五”末有望达到130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能力也将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十一五”期间仅仅关注装机容量不同,“十二五”期间“质”、“量”并重将成为风电发展的基调。在经历过去几年风电装机快速式的发展之后,强调注重风电发展质量无疑为中国风电产业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在2011年1月6日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在谈到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时,就多次提到“并网装机”、“发电量”等字眼,这显然超越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单提装机数字的局限。

       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的方向不变,产业政策及标准将完善

       现代生物质能发展的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能转化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20万千瓦,生物质液体燃料达到7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亿立方米,生物质固体燃料达到120万吨。2010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名列,12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对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这表明,未来针对生物质产业的政策和标准将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缺失的问题将在“十二五”得以解决。 

       清洁煤技术——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多联产技术成为重要方案

       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约70%靠煤,发电量的约80%来自于火电,未来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很难降低到60%以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清洁煤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包括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煤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但不再拘于单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而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成为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案。多联产相当于把化工和发电两个过程结合起来,能量利用效率可以提高10%~15%,同时化工产品的销售收入可以降低发电的成本,发电量和化工产品的产量也可以按需求互相调整。

       非常规天然气——基础技术研究仍为重点,规模化利用加速起步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在现行体制下,依靠现有成熟技术,不能经济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对于煤层气,我国已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探开发特色技术,但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几年仍将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重点工作仍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等基础技术的研究,为下一阶段的商业应用打好技术基础。但面对未来强劲的天然气市场需求,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规模化利用在“十二五”期间将加速起步,利用规模较“十一五”会有大幅增长。

       智能电网——步入全面建设阶段,特高压将受持续关注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提出了中国式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发展思路,坚强智能电网持续发展的趋势在未来5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同时,特高压一直是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关注的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将由2009~2010年的规划试点阶段步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此期间将继续大力建设特高压,在特高压骨干电网初现规模的基础上,电网各环节智能化建设将全面推进,智能设备将出现巨大市场。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套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总体来看,新兴能源在“十二五”期间以变为主,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的变化将更多体现在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层次提升等方面,而不仅限于产业规模的扩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