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电堆行业成本有所下降 国产化指日可待

        电堆是处于燃料电池产业链中游核心环节,它是将双极板与膜电极交替叠合,各单体之间嵌入密封件,经前、后端板压紧后用螺杆紧固拴牢,即构成燃料电池电堆。

燃料电池电堆组成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燃料电池电堆已初步实现量产和国产化,作为燃料电池最关键部件,电堆在总成本中占比 62%,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在电堆各个组成部分的成本占比中,催化剂和双极板成本占比较高,分别为36%和23%。

燃料电池电堆成本构成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电堆行业正在进入发展期,有更多企业正进入及布局电堆及产业链领域,到 2018 年国内电堆产能超过 40 万 kW。国内燃料电池电堆上游产业链企业国产化初有成效: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和双极板厂商已具备国产化能力,气体扩散层企业开始小规模生产,催化剂企业正处于研发阶段,金属双极板企业开始国产化阶段。除了自主研发企业,引进国外成熟电堆技术企业在行业也有着重要地位。目前电堆各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程度国产化,虽然与国际水平有差距,但是相信随着企业技术不断提高,差距会迅速缩短,

国内电堆上游产业链代表企业发展现状

上游产业链

代表企业

发展现状

备注

膜电极

武汉理工新能源

具备量产能力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燃料电池 MEA 生产企业,燃料电池膜电极大批量出口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可达数十万片

质子交换膜

东岳集团

具备量产能力

东岳 DF260 膜技术已经成熟并已定型量产,新的衍生牌号正在开发;DF260 具有高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能够满足燃料电池车的需求;其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将为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催化剂

大连化物所

研发阶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制备的 Pd@Pt/C 核壳催化剂,其氧还原活性与稳定性表现优异

气体扩散层

上海河森、台湾碳能科技公司

小规模生产

上海河森气体扩散层具备 1000 平米/月生产能力,台湾碳能的碳纸产品价格较低,获得一定市场认可。

双极板

上海治臻、上海弘枫、鑫能石墨

金属双极板开始国产化阶段

石墨双极板目前已实现国产化,国产厂商主要有上海弘枫、鑫能石墨等金属双极板处于开始国产化阶段,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依托上海交大,研制出车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并尝试在电堆和整车中实际应用。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电堆主要企业发展对比

新源动力

神力科技

广东国鸿

技术模式

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

引进国外

产品电堆

HYMOD -300 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

SL-C 系列

巴拉德 FCvelocity-9SSL

耐久性

5 千小时

1 万小时

超过 2 万小时

低温性能

-10低温启动,-40储存

-40储存

-2075

产能

1.5 kw

6 kw

30 kw

动力系统客户

新源动力

亿华通

国鸿重塑

整车用户

上汽

宇通、福田、申龙、厦门金龙

东风、厦门金龙、宇通、飞驰

应用车型

轿车、荣威 750 燃料电池轿车,上汽大通 FCV80

商用车

商用车、东风物流车

优势

自主研发实力强,依托上汽发展

自主研发实力较强,与亿华通形成协同优势

产能最大,寿命最长,巴拉德电堆产品成熟,广东大力支持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