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预测分析:煤价或迎修复性反弹

       报告网摘要:“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下游电企有补库存需求,近期的集中拉运需求或将使煤价适度上涨。根据上周数据显示,神华和中煤逆市提高煤价5元/吨-10元/吨来试探市场反应,昨日,伊泰也宣布从5月18日起,伊泰4(5000大卡)价格上调5元/吨。

       “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下游电企有补库存需求,近期的集中拉运需求或将使煤价适度上涨。根据上周数据显示,神华和中煤逆市提高煤价5元/吨-10元/吨来试探市场反应,昨日,伊泰也宣布从5月18日起,伊泰4(5000大卡)价格上调5元/吨。

       在三大煤企纷纷提高煤价的同时,近期的煤炭库存已经降至四年来最低,煤炭市场供应继续减少,作为煤价先行指标的沿海运费也快速上涨。

       因此,分析师表示,市场预期从一面倒看空变成认为煤价基本已经见底。从短期来看,国内煤价有望迎来一波修复性反弹行情。

       三大煤企提高煤价

       煤价或已基本见底

       《证券日报》记者从安迅思获悉,由于价格已跌破大部分煤企的生产成本线,煤企生产低卡煤的积极性下降,导致港口部分低卡煤货源偏紧,在神华和中煤先后将准五(4300大卡)和平9(4600大卡)的价格调整之后,伊泰也宣布从5月18日起,伊泰4(5000大卡)价格上调5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5月中上旬以来大矿先后调整了部分低卡煤的价格,市场预期从一面倒看空变成认为煤价基本已经见底。

       有下游用户表示,伊泰4(5000大卡)的价格上调5元/吨,但是目前市场上伊泰4的煤种基本没有货。因为现在伊泰销售伊泰4是亏损的,伊泰没有意愿继续大量生产伊泰4这个煤种。据伊泰集团的负责人表示,伊泰5月份只会产50万吨的伊泰4,其中分配给江苏地区的仅有10万吨。他们5月份采购的一船伊泰4,要搭配一船伊泰5(5200大卡)一起买。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各卡数煤种的成本相差不多,在市场行情不好,低卡煤销售价格低的情况下,煤企自然会选择减少低卡煤的供应,转而向市场销售价格较高的高卡煤。

       某五大电力集团的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期钢厂开工情况转好,工业用电需求有所回暖,该集团5月份的发电量环比4月份增加了5%左右。另外,“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下游电企有补库存需求,近期的集中拉运需求或将使煤价适度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2015年以来国内煤价连续大幅下跌,除了是由于下游需求不振之外,电厂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之下,担心采购完了马上市场价格又下跌,导致下游采购非常谨慎。需求低迷加上采购谨慎又加剧了煤价下行的势头。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认为,本周煤价最终跌落至400元/吨以下,这是自2004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神华和中煤提高煤价5元/吨-10元/吨来试探市场反应,这可能是煤价接近近期底部的早期信号。

       库存降至四年最低

       煤价或迎修复性反弹

       需要一提的是,目前煤价已经跌破多数煤企的成本线,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两个月,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亏损面高达80%以上。

       另据中国煤炭产业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动向预测报告显示,目前伊泰集团5000大卡的煤种平仓成本价约为410元/吨,但其5月份销售价格仅为365元/吨,即每销售一吨煤要亏45元,5月份伊泰将减少发运5000大卡的量。部分中小矿方和贸易商也受不住亏损而减少供应。

       在业内看来,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市场供应将继续减少,以使供求达到平衡。

       此外,截至5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5505万吨,同比下降1825万吨,为2011年4月份以来最低。

       邓舜认为,由于下游电厂煤炭库存量已降至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以及宏观面改善和季节性需求好转带来的预期,下游采购意愿在大矿先后调价之后被点燃,近两周北上拉煤的船只数量大幅增加,且作为煤价先行指标的国内沿海运费也已快速走高。这种市场预期改善带来的下游集中补库存需求,配合上游供应收缩,有望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一波修复性反弹的行情。

       需要一提的是,日前,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海运费环比上涨3.98元/吨至28.3 元/吨,涨幅16.34%。澳洲-中国煤炭海运费(载重15 万吨)环比上涨0.39 美元/吨至5.03 美元/吨,涨幅8.3%。国内海运费在经历了连续两周下跌后,重拾涨势,本周大幅上涨。

       分析师认为,“迎峰度夏”来临,下游煤炭需求企业拉运需求增加,促使了海运费再次上涨。

       因此,邓舜认为,此前压制煤价的一系列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供应端收缩、宏观面改善以及季节性因素将带动需求回升。而如果电企煤炭库存继续保持在低位的话,则下半年国内动力煤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光热电站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能源局2016年启动首批20个光热发电站示范项目,装机规模总量达134.9万千瓦,开启我国光热发电的商业化进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装机规模3300MW,涉及34个项目;规划装机4750MW-4800MW,涉及37个项目。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走高、勃姆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电池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期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由2019年的0.66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97%。预计2025年其需求量将达到7

2025年08月20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同时能源转型和经济性驱动需求激增,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行业需求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56.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64.3亿平方米。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电解液溶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的发展与电解液市场变化息息相关。电解液,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承担着运输锂离子的重任,还在正极与负极间传导电流,确保锂离子能够顺畅地在正、负极间穿梭。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近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装机总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增装机规模41.54GW/107.13GWh,占全球装机56.83%。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近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带动了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45%,达到了87万吨,不过其增速慢于锂电池增速,这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已改变,使单位GW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