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分析

        第一章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再生资源定义

        一、再生资源简述

        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就是不可再生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都称为再生资源。

        从产业链上下游来说,主要包括回收与利用两个部分。其中,回收部分主要包括了废旧物资物流上的收集运输集散等,利用部分包括回收之后再制造再循环的加工生产以及深加工阶段。

        参考观研天下《2018-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查及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从再生资源品类划分,主要有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

再生资源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第五章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链及回收利用模式

        第二节 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分析 

        一、 再生资源主要回收模式分析 

再生资源主要回收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分散型回收模式 

        分散型网络由大量分散回收者、小型初级拆解者、生产作坊,以及数个废旧物资集散地组成。这种模式一般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组织程度较低。由分散的回收人员将废旧物资收集起来,经过初级的分类拆解,到废旧物资集散地出售。废旧物资集散地往往处于“三不管”地区或较为偏僻的城乡结合处,相关的规范和管理水平较低。这种模式在我国长期存在,较为成熟,分散回收人员规模较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甚至出现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等问题。由于货源和产品都比较分散,交易价格水平较低。

        (二)层级回收模式 

        一些大型物资回收企业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建立下属回收分公司,并通过层级式管理有效控制回收终端,将回收网络内部化,形成稳定高效的回收渠道。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避开恶性竞争,并提供稳定的、质量较高的废弃物来源。但是要对规模较大的回收网络进行有效控制和组织,管理成本较高,对回收高价值废弃物且规模较大的企业较为适合。

        (三)点对点回收模式 

        回收企业在收取一定管理费的基础上,为分散的社会回收人员提供统一的着装、标识、车辆等,进行统一管理,称为柔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较大程度地利用原有的回收体系和社会劳动力,将缺少规范、恶性竞争的回收行为较为迅速地纳入规范的管理体系中,为社会流动人员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管理成本和改革成本较低,不失为一种较为平稳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整顿回收市场的秩序,促进回收产业健康发展

        (四)柔性管理模式 

        一些回收企业通过为其他生产企业提供可选择、多方案的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外包服务,建立优质、稳定的回收渠道。如天津泰鼎公司可以为生产企业承担含有金属材料的废液、边角料、非合格产品等的回收和处理,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派出技术人员、配置设备,同时还提供处置设备租用、维修、技术人员指导等服务。不仅符合大型高端企业对技术保密、废弃物处置、全套服务等不同的要求,而且合同规范、技术先进,容易赢得大企业的信任,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五)承包协议模式

        承包协议模式一般针对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回收处理需求。比如,城市必须具备城市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而将这一业务承包给企业,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垃圾发电企业受政府委托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可以利用城市垃圾收集体系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得到相应的垃圾处理费,还可以将垃圾发电出售,获得收益。一些垃圾发电企业还将垃圾焚烧后的残渣和飞灰收集起来,做成地砖或建筑材料出售。这种模式下,原料供应相对稳定,降低了信息成本和风险,并且可以得到处理费、电能销售和副产品销售等多重收入。

        二、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比较 

各种回收模式的组织成本与回收效率比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一)组织成本 

        各种回收模式按照组织成本从低到高排序的结果为:

        (1)分散回收模式下,社会回收人员分散到城乡进行回收,废弃物回收价格、种类、回收时间、范围等都由自己确定,出售的再生资源价格由讨价还价的自由协议来确定。由于人员分散,政府管理具有一定难度且规范成本较高,因此往往只有一般性的规范和监管,而缺少强有力的严格管制。根据以上特点,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低位运行”,组织成本最低。

        (2)柔性管理模式有效地利用分散的社会回收人员,利用较低的成本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组织成本较低。

        (3)点对点回收模式涉及到信息收集成本、签订、执行协议与后期监督的成本、差异性服务成本等。尤其是和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进行联系,建立废弃物处理委托服务的过程中,对回收企业的品牌、服务多样性、服务质量和流通速度等要求比较高,组织成本自然也随之上升。

        (4)承包协议签订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选择适当的回收处理企业,有时需要以招投标的形式选出成本-效率最佳的企业。在协议建立过程中,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和市场化的操作流程,易产生腐败。同时,由于这一委托权具有排他性,很容易产生行业垄断。因此,承包协议模式的组织监督成本较高。

        (5)层级管理模式一般由分布在多个地区的子公司和分机构组成,统一受到总公司和总机构的指挥和调配,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员,并产生大量的沟通、协调成本,监督执行和人员奖惩也需要一定投入,因此组织成本最高。

(二)回收效率

        各种回收模式按照回收效率从低到高排序的结果为:

        (1)分散回收模式。由于社会回收人员分布分散,竞争较为激烈,回收物品的质量、规格、种类参差不齐,交易价格一般较低。

        (2)柔性管理模式下,由于回收行为与回收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甚至量具与价格也进行了约束和统一,因此回收效率得到了提高。

        (3)承包协议模式下,受到政府机构的委托,回收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的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还可以借助已有的政府所提供的基础设施、运输网络等来获得稳定的原料或者销售渠道。

        (4)点对点模式下,回收企业一般会与需求方签订回收处理协议和特色服务条款,获得稳定的原料,并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效率较高。

        (5)层级管理模式下,受到总公司或总机构的统一管理和指挥,对回收物资的质量、种类、规格、价格等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规定,而且进行统一运输和调配,因此效率最高。

        第八章中国金属类再生资源行业分析

        第二节 废钢铁回收利用行业分析

        一、废钢铁回收利用行业运营情况


        2016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15130万吨,同比上涨5.2%。其中,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回收废钢铁9010万吨,同比增长8.2%;其他行业回收废钢铁6120万吨,同比上涨1.2%。我国近五年废钢铁回收量如下:

2012-2016年中国废钢铁回收量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钢铁市场分析

        (一)钢铁产量分析

        我国近年来粗钢产量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但总体趋势为波动增长,2016年我国粗钢总产量达到8.08亿吨,同比增长0.5%,2017年7月我国粗钢累计产量已达到4.91亿吨。具体如下:

2012-2017年7月中国粗钢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锰矿行业发展现状:资源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市场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锰矿行业发展现状:资源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市场进口依赖度高

2023年我国锰矿储量排名全球第三,占比约15%。其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格局,且资源集中度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锰矿资源整体较为丰富,但其资源禀赋较差、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冶炼难度大。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锰矿产品产量远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进口依赖度高达80%-90%左右。此外,我国锰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