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中国城市燃气市场供应及消费结构概况,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的十几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因资源紧缺、管网建设及运营的压力而举步维艰。即使是有一定实力的专业燃气运营商,在上游气源没有保证、新增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意识到只有与几大石油公司结盟,才能保住已有的市场并不断发展,这为几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城市燃气市场提供了捷径。
随着全球石油天然气上游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采掘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管道运输建设及维修成本的不断攀升,上游市场的利润受挤压且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大。相形之下,与消费端联系最紧密的下游市场效益不断显现。世界各国近年来石油天然气下游行业利润比重有提高的趋势,这对任何拥有资源优势的大型油气公司都有巨大吸引力,各大公司纷纷调整市场战略,进入城市燃气领域。近两年,中石油、中石化连续发现几座大气田,希望发挥气源充足的优势,加快天然气产业链的延伸,迅速开展城市燃气、压缩天然气、天然气发电等业务,实现天然气二次增值。
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的十几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因资源紧缺、管网建设及运营的压力而举步维艰。即使是有一定实力的专业燃气运营商,在上游气源没有保证、新增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意识到只有与几大石油公司结盟,才能保住已有的市场并不断发展,这为几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城市燃气市场提供了捷径。
国际能源机构将燃气市场竞争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垄断、管道竞争、批发竞争和零售竞争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燃气市场仍处于第一阶段即垄断阶段,具体表现在机构分级设置、市场分级垄断和政府规定城市燃气价格等方面。我国城市燃气机构分级设置的情况是:全国性公司在燃气生产、进口、跨区域管输和配送等环节处于垄断地位。地域性的运输环节与长距离的运输环节并未整合,区域内的运输公司按省分立,配气环节各城市分立。市场分级垄断的现状是:全国性公司垄断天然气生产和长距离运输,省内运输和配气则分别由省市公司垄断。另外,还存在严格价格管制:政府仍然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严格的管控,这基于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投资准入的放宽,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城市天然气领域,特别是随着天然气骨干网建设的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行,以及天然气行业利润吸引力的增强,行业垄断格局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非国有投资主体进入天然气行业,天然气终端市场初步形成了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和民企港企三分天下的局面:
以新奥燃气、中华煤气、中国燃气、百江燃气等为主的城市燃气股份制、民营和港资运营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先后以合资、独资、买断等方式参与燃气供应设施建设与经营。此外,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一些城市的国有燃气企业的重组,成为推动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新生力量。
以北京燃气、重庆燃气、上海燃气、郑州燃气、长春燃气等为代表的、发展较早的地方国有燃气企业,在本区域内初步形成了管网优势,正以兼并整合或参股联合的方式做大做强。
中国石油、华润燃气等中央国企作为后进入者,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消费结构
(1)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天然气约392立方米/年,我国为40立方米/年。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液化石油气30千克/年,我国为10千克/年。
(2)管道气化率较低
我国城市管道气化率较低,仅占城市燃气使用人口的42%,而发达国家的管道气化率平均水平为79%。
(3)消费结构以居用气为主
我国大部分城市燃气消费以居生活炊事和供热为主,该部分的用气量约占用气总量的70%,工商业用气比例较低,而发达国家城市燃气主要用于工商业。
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燃气行业发展格局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14-2018)》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