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地热“十三五”:重点开发京津冀 商机超百亿元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地热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总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7000万吨标准煤。


 
 地热开发以京津冀为主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万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9亿吨标准煤;埋深在3000-10000米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

 

  与此同时,我国地热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时期,随着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供暖需求的增长,集中供暖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各省(区、市)面临着压减燃煤消费、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给地热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新增地热(制冷)包括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亿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4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MW。

 

  《规划》提出,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万吨标准煤。

 

  参与编写《规划》的中石化新星公司副总地质师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刘金侠分析了京津冀占比高的原因,他认为,京津冀地热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且技术成熟。

 

  京津冀地区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的冀中坳陷与沧县隆起,独特的构造演化特征成就了京津冀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北京有10个地热田、天津有8个地热田,河北省有30个地热田。这些地热田在平面上连片分布,为规模化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显示,京津冀地区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热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其中浅层每年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9200万吨;水热型年可开发量折合2.5亿吨标煤),相当于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总量的94%,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8亿吨。

 

  供暖市场方面,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512人/平方千米,高于全国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千米,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化石能源消耗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太行山、燕山环绕,大气环流不畅,这是导致该区频发大范围雾霾的重要原因。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不产生污染物。地热供暖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条重要的路径。

 

  刘金侠介绍,经过40余年的开发利用,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先进,培育了中国石化、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恒有源等一批有实力的地热勘察开发利用企业和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热勘察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地热发展仍有诸多制约

 

  《规划》提出,目前地热能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主要包括资源勘查程度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方面。

 

  刘金侠认为,目前对全国地热资源潜力的认识尚停留在估算水平上,勘查仅限于少数城市或地热田,经资源储量管理部门审批可供进一步开发规划利用的地热田更少。

 

  管理体制方面,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职能分散在国土、住建等部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限制了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导致了地热能开发中出现问题后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行业内存在行业准入门槛低、管理混乱、地热尾水回灌比例低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和地下资源枯竭。

 

  此外,“十三五”时期,我国还将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突破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与钻探靶区优选、干热岩开发钻井工程关键技术以及干热岩储层高效取热等关键技术,突破干热岩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瓶颈。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集认为,“十三五”期间如果有5%的供暖通过地热实现,蕴含的商机将超过百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结构主要包括电堆、电解质以及周边设备三个部分,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离子交换膜、电极材料、双极板材料、集流体、活性电解液及电解液缸、催化剂等。其中电解液直接影响能量单元的性能与成本,是钒电池系统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占比达43%。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膨润土行业现状及前景:储量丰富且稳增 开发与应用方面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膨润土行业现状及前景:储量丰富且稳增 开发与应用方面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膨润土资源丰富,储量逐年递增,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陕西省等多个省区。然而,我国膨润土绝大部分为钙基膨润土,优质钠基膨润土储量较少,且整体开采利用量较低、产品质量不高,这也使得其产量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仍有部分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因此,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维持在11万吨以上,出口量则呈现整体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企业逐渐崛起

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企业逐渐崛起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和中国新增装机量分别约390GW和217GW,在乐观情景下,2030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587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317GW,分别同比增长50.5%和46.2%,光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晶硅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多晶硅供应充足 下游光伏发电是最主要领域

我国晶硅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多晶硅供应充足 下游光伏发电是最主要领域

而充足的多晶硅供应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从而降低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22家,有效产能230万吨,同比增加97.2%,产量约147.2万吨,同比增加71.8%。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06万吨,同比增长74.9%。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并网消纳仍是难题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并网消纳仍是难题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53GW,同比增长60.5%,占光伏装机总规模的42%;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96.29GW,同比增长88.4%。预计202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17GW,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11.87GW。

2024年11月01日
非晶变压器占比提升将带动非晶带材行业需求增长 云路股份龙头地位稳固

非晶变压器占比提升将带动非晶带材行业需求增长 云路股份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化应用自2010年以来已有十多年时间,近年来产量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非晶带材产量由5万吨左右增长至11.15万吨。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