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车销量开年狂跌 背后是市场的不断成熟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6-2022年中国新能行业专项调查与“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的汽车产销数据,受春节和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1月份的汽车产销环比下降明显也在“情理之中”。而数据发布后,更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不足万辆,不论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是与前一个月相比,产销量的下滑都是“断崖式”的。


  从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889辆和5682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1%和74.4%,与前一个月相比分别下降92.2%和94.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857辆和4978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3.8%和6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2辆和70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3.2%和89.5%。

 

  分车型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尤其是纯电动乘用车占据大半的市场份额,1月纯电动乘用车共销售3908辆,同比下降49.3%,环比下降90.2%,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的69%。新能源商用车共销售1074辆,同比下降87.4%,环比下降98.1%。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销量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2016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一般判断一个新技术能不能大规模推广,对汽车领域来讲占比1%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而在2015年当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在新增汽车销售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其中单月最高占比达到2.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中国发布了一系列规划、路线,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规模都被作为规划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比如,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就提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10年战略目标,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2016年10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要求是,新能源汽车方面,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7%以上;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15%以上;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40%以上。2016年11月,国务院又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其中提出,对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在国家重视和政策鼓励之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中国已经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比亚迪、吉利、北汽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前10位。

 

  从2015、2016年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来看,自2015年3月起,销量稳步攀升,虽然增占率偶有下降,但月度销量从未不达1万辆,而且每到年底销量更是突飞猛进,2015年和2016年的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了8.4万辆和10.4万辆。即便是在开年的销售淡季,2016年1月和2月销量也有2.2万辆和1.4万辆。

 

  正因如此,今年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急刹车”才更为引人关注。不过,中汽协会表示,这样的成绩“事出有因”,这样的下滑也不能够代表未来走势。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除了1月春节因素影响,补贴政策的调整也影响了新能源车的销售。2016年12月29日,财政部下发《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除了补贴退坡外,还规定了要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动态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车产品纳入《目录》后销售推广方可申请补贴。而直到1月23日,工信部才正式发布了2017年第一批车型推广目录。与此同时,与国家补贴相匹配的各地方补贴还没有落实。没上《目录》就拿不到补贴,企业在等待《目录》审批过程中是有车不敢卖。许海东认为,这一新政策的影响会持续到2、3月份。

 

  在产业发展初期,补贴政策确实是快速扩张产业规模的强大推动力,不过补贴并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所以补贴政策的退坡是合理而且必然的。2017年正是政策退坡的换挡期,销量的波动也是情理之中。从销量的背后,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看到的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的快速完善,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新能源汽车产品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而在国家碳积分政策和排放标准不断升级的要求之下,新能源汽车必然是企业大力发展的方向。中汽协会对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走势持乐观态度,并预测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50%左右的增速,达到70~80万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