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地热资源丰富 其中中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地热带 可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

相关行业调研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地热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全球地热资源丰富,可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据估算,全球5000 米以内地热资源量约约14.5×10^22KJ,折合4900 万亿吨标准煤,按2015 年世界年消费78.61 亿吨标准煤计算,可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利用每提高1 个百分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375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400 万吨。


         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利用方式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发电。按照地质结构,地热资源可分为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干热岩型地热三大类。地热资源按温度的划分,一般把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低于此温度的叫中低温地热,部分用于发电,大部分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


         中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地热带,覆盖国家众多。(1)环太平洋地热带:世界许多著名的地热田,如美国的盖瑟尔斯、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均在这一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个地热带中。(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冰岛的克拉弗拉 、纳马菲亚尔和亚速尔群岛等一些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4)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地热田。此外,在世界范围内还分布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地热直接利用发展速度较快,预计未来5 年将带来30GW 的新增设备容量需求。全球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从1995 年8.66GW 增至2015 年70.33GW,约为同期地热发电设备容量(13.2GW)的5.3 倍,平均每5 年增长1.69 倍。地热能直接利用方式主要有地源热泵供暖、常规地热供暖、农业利用、温泉医疗洗浴等。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进步,地源热泵设备容量占比从1995 年26%增至2010 年69.66%,并在2015 年占比保持在70%。根据世界地热大会的预计,2020 年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为120GW,地源热泵设备容量将增至84GW,是现有容量的1.68 倍,将带来30GW 的设备容量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地源热泵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浅层热源供热或制冷的系统,冬季抽取地下热水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为室内供热及提供热水,夏季把室内余热释放于大地中实现室内制冷,并将一部分余热回收提供热水。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通常埋在地下和安装在室内,避免了室外的恶劣气候,机组紧凑、空间节省,综合成本较低。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