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页岩气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图)

         1、我国页岩气可采规模大,深层开采技术成为制约因素

         页岩气是我国技术可采储量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全国埋深4500米以浅页岩气地质资源量121.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1.8万亿立方米。其中海相13.0万亿立方米、海陆过渡相5.1万亿立方米、陆相3.7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的主力区块大多埋深2000-4000米,气体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状态共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页岩气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时间较晚,2009年,我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才在重庆市綦江县启动。2010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首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目前,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海相页岩气已经成功完成初步规模化开发。

         国内页岩气地质特征复杂,深层开发技术尚未掌握。埋深超过3500米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对水平井钻完井和增产改造技术及装备要求更高。目前页岩气重点建产的川南地区埋深超过3500米的资源超过一半,这部分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将影响“十三五”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规模。

         2、近年来产量迅速增长,中石化和中石油为开发主力

         中国从2010年开始开采页岩气,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力开展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取得焦页1井等一批页岩气重大发现井,率先在涪陵、长宁-威远和昭通等国家级示范区内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经过多年快速推进,2014年全国页岩气产量达到12.47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产量达到45亿立方米,2016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78.82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成为世界第三位。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页岩气开采所面临的挑战除了开采技术以外最大的挑战是页岩气井单井投资大,且产量递减快,气田稳产需要大量钻井进行井间接替,因此,页岩气开发投资规模较大,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对页岩气开发企业具有较大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所以目前我国页岩气开采仍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主。

         3、经济性仍是核心问题,“十三五”目标年产300亿方

         页岩气开采一般以水平井为主,随着技术不断优化,单井成本已经从1亿元上下降低至6000万-8000万。页岩气单井储量相对较大,压裂后产量上产较快但是也存在快速衰减。我们用四川盆地蜀南地区的一口页岩气井数据做测算,单井投资约7000万元,压裂后第一年平均日产气量7.1万方,按照美国相似典型页岩气井的年自然递减率,前4年递减率取65%、35%、20%、10%,第5年起保持5%的递减率,总生命周期15年,全生命周期单井累计产量估算为6000万方-8000万方。核算到单位成本,每方气折旧约0.9-1.1元,操作成本0.3-0.5元/方,页岩气开采总成本估算为1.2-1.6元/方。

         目前来看,页岩气的开采成本仍要比常规天然气高出约1倍。在目前的气价条件与3毛钱开采补贴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区块可以实现盈利。

         为了鼓励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政策提出2012-2015年,中央财政按0.4元/立方米的标准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2015年,财政部与国家能源局再一次明确“十三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利用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前三年0.3元/立方米、后两年0.2元/立方米。补贴单价下降主要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成本下降。此外,《天然气“十三五”规划》还明确将研究延长页岩气补贴政策,我国对页岩气未来的支持力度仍将持续。

         我国页岩气目前主要产区是涪陵、长宁、威远、昭通、永川等地,较多资源埋深超过3500米,地质条件复杂,攻克开采和压裂技术是上产的关键之一。此外,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较高,若能通过技术进步或者政府持续补贴达到合理回报率,页岩气开采的热情将更高。

         页岩气作为我国储量最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被寄予厚望。《天然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较2015年增长255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也提出“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加快发展,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均获得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页岩气田,并实现规模有效开发,2030年目标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2373亿方,同比增长15.3%;全年天然气生产量1487亿方,同比增长8.54%;全年天然气进口量920亿方,同比增长27.6%。我国自产气增速小于消费量增速,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提升至38.22%。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13.5%左右,国内燃气供需仍维持紧平衡。若想我国天然气不过度依赖进口,在自产常规气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力度发展非常规天然气将是唯一选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偏振光片行业现状分析:技术壁垒亟待突破 国产替代加速演进

我国偏振光片行业现状分析:技术壁垒亟待突破 国产替代加速演进

偏振光片简称偏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偏振光片主要由PVA膜、TAC 膜、保护膜、离型膜和压敏胶等复合制成。偏振光片中起偏振作用的核心膜材是PVA膜。PVA膜经染色后吸附具有二向吸收功能的碘分子,通过拉伸使碘分子在PVA膜上有序排列,形成具有均匀二向吸收性能的偏光膜,其透过轴与拉伸的方向垂直。

2024年05月02日
全球生物燃料行业现状 生产消耗格局以美国和巴西为主导 中国具备发展潜力

全球生物燃料行业现状 生产消耗格局以美国和巴西为主导 中国具备发展潜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这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特性使得生物燃料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生物燃料总消耗量达6.25亿桶,较上年同比增长6.3%。2022年全球生物燃料总消耗量为5.83亿桶,较上年同比减少6.7%,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2024年04月29日
动力电池淘汰潮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市场竞争呈现“小散乱”局面

动力电池淘汰潮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市场竞争呈现“小散乱”局面

按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推算,2023年我国将迎来第一波动力电池淘汰潮。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锤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1.6GWh,三元电池退役量将达到100.8GWh,批量电池替换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2024年04月28日
燃料电池汽车正快速放量 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超200亿

燃料电池汽车正快速放量 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超200亿

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无噪声、无传动部件的优势,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发展前景广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626辆,完成2021年全年产量的2.04倍;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5600辆,同比增长55.3%,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04月26日
全球户用储能行业现状:用电量及用电成本提升驱动下欧美市场发展快速

全球户用储能行业现状:用电量及用电成本提升驱动下欧美市场发展快速

户用储能系统优势突出,已成为最具潜力增量市场之一。2018-2023年全球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由0.5GWh增长至12GWh,预计2026年全球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达247.6GWh。

2024年04月26日
制氢电源行业:国家扶持叠加制氢规模扩大 高功率制氢电源需求有望被激发

制氢电源行业:国家扶持叠加制氢规模扩大 高功率制氢电源需求有望被激发

SCR、IGBT等关键器件近年来受国家大力扶持,其国产化率提升有望带动制氢电源行业成本下降,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以37%的占比成为全球晶闸管最大的单一市场,2023年晶闸管市场规模超过26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27亿元。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光伏背板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高度集中 供需实现双向增长

我国光伏背板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高度集中 供需实现双向增长

当前,我国光伏背板市场集中度高,且市场份额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格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伏背板CR5始终保持在78%以上,且自2020年起,其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由2020年的79%增长至2022年的81.2%左右。

2024年04月11日
车企布局为半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提供充足想象空间 2030年需求量将超60GWh

车企布局为半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提供充足想象空间 2030年需求量将超60GWh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在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达2.5GWh,渗透率为1%,保守需求量为1.7GWh,渗透率为0.7%;预计到2030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为90.0GWh,保守需求量为61.4GWh。

2024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