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有企业效益转好 利润总额止降转增结构趋优

  导读:国有企业效益转好 利润总额止降转增结构趋优。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表示,2017年我国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有望突破12000亿元,比2016年增加1100亿元以上,增速超过10%。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在终止了连续2年下滑后,我国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2017年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表示,2017年我国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有望突破12000亿元,比2016年增加1100亿元以上,增速超过10%。

  2016年,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全国1.86万户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51亿元,同比增长6.7%。这份成绩单终止了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的下降态势,也创造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国有企业效益转好、利润总额止降转增结构趋优,表明工业领域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方面取得成效,也表明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内部从严管理,“瘦身健体”,减少层次,利于企业的利润率上升。

  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增的1100亿元工业企业利润,其增长点之一,来自于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形成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形成。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行业构成发生变化,行业结构趋于优化。其中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类行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制造业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4个能源类行业煤炭、电力、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的利润占比连续4年下降,已经从2012年的53.5%,降低到了2016年的35.3%;而制造业利润占比则连续4年上升,成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71.4%。尤其是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医药等行业,已连续三年2014~2016年进入十大盈利行业之列。

  “行业结构趋于优化,这将增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稳定性。”李锦表示。

  同时,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回稳,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有望在波动中继续上扬,将使石油开采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由亏转盈,产生800亿元以上的利润增量。

  2016年末,欧佩克8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决定于2017年1月起削减12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市场分析此举将使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55美元上下,利好石油开采业。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是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经济下行的时期,传统重化工产业产能过剩,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需要结构调整。

  目前,石油、钢铁等传统重化工业的利润贡献在下降,先进制造业、电子工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现代通信和物流等服务业的效益贡献在上升。这体现了结构转换过程中新动能正在培育壮大,结构在优化,这也是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

  改革所面临的新挑战

  在利润转好的同时,2017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也面临着挑战。

  2016年去产能带动价格回升,在一方面改善了工业企业利润。

  日前,山西省属七大煤炭企业所属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2016年度业绩预报,数据显示,在去产能的“红利”之下,七家上市公司预期全部实现盈利,预计累计实现净利润22.5亿~26.5亿元左右。而在2015年,这七大煤企共计亏损55.85亿元。

  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徐绍史在今年1月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也表示,伴随着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2015年1~11月亏损529亿,2016年1~11月盈利331亿,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增长了1.1倍。

  不过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大环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运行中仍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对国有企业拓市场、稳增长、调结构、去产能、降杠杆都形成较大挑战。

  对于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成本上涨压力增大、企业产成品库存上升、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

  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至此,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高于出厂价格涨幅,这也意味着工业企业的成本上涨压力增大,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2016年末,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8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资产负债率为61.37%,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李锦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总量持续回稳”和“微观困难加深”相互交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仍然处在胶着状态。

  联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进一步提升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三去一降一补,还是主线。”李锦说。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企改革中的“三个一批”,即清退一批、重组一批、创新和发展一批,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把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徐绍史也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去产能的要求会更高,“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会更重,压力也会更大。

  目前,各地清理僵尸企业的工作也在推进。云南省就提出,2017年力争省属企业完成50户以上“僵尸企业”的出清任务。2018年基本实现省属135户“僵尸企业”出清,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

  在低效业务资产退出的同时,国有资产也正在加快向新动能领域集聚。占全国地方国企利润总量1/4的上海,2016年新增投资4048.3亿元,其中85%是投入到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同时退出清理了134个不符合上海功能定位的项目和污染大、耗能高的企业。

  实现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改善,不仅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国企改革。

  李锦表示,国企改革是以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企供给侧改革是以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国企改革的成功,就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

  目前,全国都在推动以混改为重要突破口的国企改革,以激发国企的内在活力,同时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也不例外。

  新华经参研究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国企改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沪深两市共有63家国企上市公司停牌,七成以上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在全面推进国企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的改革下,重组效果逐步显现。

  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弥补管理“短板”,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沈莹表示,2017年国有企业还要加快各项改革措施落地,释放改革动能,为供给侧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改革目标破除障碍,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J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绝缘纤维材料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规模增长,带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和海外相比,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在本土企业的多次突破下发展快速。随着国内特高压建设步伐加快,本土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5年06月20日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高温超导磁体由于材料特性,磁场强度可以做到更高,已经开始向多种低温超导磁体不能达到的高场应用领域渗透,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控核聚变等高场磁体的设计需求。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30年市场将超百亿规模,达到105.0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3.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