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一减一增一扩围” 数万亿资产僵尸企业待退出

  导读:“一减一增一扩围” 数万亿资产僵尸企业待退出。2017年去产能正在迎来变局。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钢铁、煤炭压减数量分别为5000万吨和1.5亿吨以上,与去年设定的任务相比是“一增一减”,较去年实际完成额皆大幅下降。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煤炭化工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目标任务“一减一增一扩围”数万亿资产僵尸企业待退出

  今年去产能酿新政谋变局

  代表委员建议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多渠道解决债务问题

  2017年去产能正在迎来变局。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钢铁煤炭压减数量分别为5000万吨和1.5亿吨以上,与去年设定的任务相比是“一增一减”,较去年实际完成额皆大幅下降。但就整体进程而言,这一力度并不小,而且新增煤电去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有色、建材等产能过剩领域也被发改委首次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去产能强调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部门淘汰落后、清理违规、处理债务等一系列新政和行动正在酝酿。其中,作为“牛鼻子”的僵尸企业退出涉及数万亿资产,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压力巨大。代表、委员建议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渠道综合解决债务问题。

  加码 煤电入围去产能扩至三行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而去年国家设定的目标任务是压减钢铁产能4500万吨和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最终全年压减6500万吨钢铁产能和2.9亿吨以上煤炭产能。

  在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7年去产能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钢铁全部产能11亿吨,表观消费量一年8亿吨。在去年6500万吨的基础上今年再去5000万吨,数字上确实稍低了一些,但已经是很大力度了,产能利用率将达到80%,在市场经济下也是正常水平。同时,煤炭今年的去产能目标也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在去产能坚定不移加以推进的同时,还要保障供应,如冬季取暖用煤,必须保证合理用煤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了一个新的目标,提出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从存量来讲,我国现在有9.4亿千瓦的煤电装机,但是现在列入规划核准在建的是3.12亿千瓦,如果在十三五期间都按期投产的话,那么我国煤电装机将超过12亿千瓦,而十三五规划中的控制线是11亿千瓦。”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连创新低,如果不控制煤电装机,将可能进一步下降,行业效益无从谈起。而且,从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来说,也要适当控制煤电发展节奏。

  此外,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去产能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有体现,但在上述记者会上,发改委首次正式提及,“有色、建材也存在产能富余情况,但这些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宁吉喆称。

  工具 多部门系列新政酝酿

  全国工商联《关于科学统筹当前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提案》指出,目前去产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平均化代替市场化,以指标化代替标准化,影响去产能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卜昌森也列举了一些“症疾”,如相关政策不明确,退出矿井股东权益保障困难;去产能煤矿资产和债务处置缺少可操作的政策支持;企业历史欠账多,资金压力大;煤炭产能缺乏法治化管理手段,易陷入“先减后增”的尴尬境地等问题。

  因此,今年去产能的工具箱也发生了变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认为,此前一些偏行政化的举措,如限制生产天数等政策可能会弱化,这一点很值得关注。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集大型煤企征求意见,拟从330个工作日恢复到276个工作日,不过政府部门尚未表态。

  全国政协委员、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则建议取消煤炭276个工作日限产政策,认为不符合行业生产特性,实施以后造成煤炭产量大起大落,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也容易引起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两会期间透露,将在2017年内清除全部地条钢、做好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同时严格控制新增产量,防止“边去边建”。

  据了解,目前全国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条钢去产能风暴。不过,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表示,不要低估其难度,地条钢对地方财政、就业支持很大,牵涉利益众多,查处阻力很大,而且生产成本和价格比正规钢低15%到20%,有生存土壤和利润。

  而在煤电领域,一系列去产能政策也在酝酿。“十三五期间,30千瓦以下的机组能淘汰的就尽量淘汰,具体数字过两天公布。”努尔·白克力透露称,同时将清理违规项目,包括列入规划、也获得核准,但是没有土地、环境等支持性文件就擅自开工的抢跑项目。还将严控增量,原定今年建设或投产的机组,有三四千万千瓦推迟到2020年以后开工。此外,将规范自备电厂,下一步自备电厂要和公营电厂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义务,东部地区绝对不允许再新建自备电厂。

  挑战 数万亿资产僵尸企业待出清

  “今后几年,去产能将进入攻坚期,难度越来越大,已没有‘软柿子’可捏,一大堆‘硬核桃’堆在前面。”卜昌森如此形容2017年去产能的艰巨性。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至少有吉林、河北、山东、浙江、广东等14个地方明确提出处置“僵尸企业”,其中一些地方还列出了具体数量目标,浙江完成处置300家“僵尸企业”;北京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山东计划完成处置第二批“僵尸企业”124户;湖南今年要完成省级层面“僵尸企业”清理任务的50%。而2016年11月,国资委全面梳理出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2041户,涉及资产三万亿元。

  完成这一系列任务的首要挑战就是安置好下岗分流职工。《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这方面的压力很大,既要安置2016年去产能中部分仍处于待业状态的职工,还要安置好新增的几十万下岗分流职工。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认为,政府在去产能过程中需要做好的是,为失业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失业救济、转岗培训、低保救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社保方面“托底”。

  债务化解也进入攻坚阶段。据了解,目前企业在清理处置过程中,遭遇债权损失与债务负担沉重双重瓶颈,导致僵尸企业多年僵而不死、难以处置。在国新办2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明确,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禁止作为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产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债务问题,国务院关于去杠杆的综合文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债转股。但债转股要按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进行,而不是简单卸包袱,把包袱甩给银行。同时,债转股并非去杠杆的唯一途径,还有兼并重组、破产重组等手段,解决债务问题要综合推进。

  卜昌森也建议,在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等方面,尽快修订和完善《破产法》,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渠道,依法依规处置好去产能煤矿涉及的资产债务问题;研究制定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办法,促进不良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J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钾矿资源总量有限,国内钾储量仅占全球的 4%。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卤水型矿床,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我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