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价格上涨由铜箔传导至中下游 PCB 全产业链进入涨价大周期

导读:价格上涨由铜箔传导至中下游 PCB 全产业链进入涨价大周期 。上游铜箔市场供需翻转,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加工费应声而涨,并逐步传导至中下游,带动PCB全产业链进入涨价周期。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解铜箔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上游铜箔市场供需翻转,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加工费应声而涨,并逐步传导至中下游,带动PCB全产业链进入涨价周期。我们梳理了本轮涨价的逻辑:

        锂电铜箔供不应求,率先涨价。新能源车强势爆发,锂电铜箔需求大增。2015年Q4开始加工费一路上涨,由2016年初的约3.2万元/吨涨到年末的4万元/吨以上,涨幅超过25%。相应的锂电铜箔价格也由不到7万元/吨涨到8-8.5万元/吨,涨幅高达20%;而据中国化学与物流电源协会的统计,16年底8µm级锂电铜箔价格已达到8.6万-8.7万元/吨。

        锂电铜箔高景气吸引铜箔厂商转产,海外企业对国内标箔供应减量,标箔产能被挤压,供给收紧也开始涨价。每年国内标箔总供应量中有近1/3由海外企业提供,锂电铜箔高景气吸引厂商将产能由标箔转向锂电铜箔。海外企业对国内的标箔供应减量,叠加国内转走的部分产能,标准铜箔产能出现缺口。供给收紧之下标箔加工费由年初约2.5万/吨飙升到3.5-4万元,涨幅达60%;而11月铜价大涨进一步推高售价,铜箔价格曾冲破11万元/吨,近期虽有所回调但仍维持在8-9万元/吨的高位,涨幅超过33%。

        涨价沿产业链传导到中游,覆铜板厂商成本上升屡次主动提价。涨价首先从铜箔传导到产业链的中游覆铜板。铜箔在覆铜板中占到35%的成本,标准铜箔提价导致CCL成本上升。按6万元/吨的铜箔价格为基准,涨到8万元/吨,则CCL成本相应提高11%;若按涨到10万元/吨测算,则CCL成本将上涨23%。2016年下半年受铜箔进一步涨价及其他原材料跟涨等影响,为转移成本压力、获取业绩弹性,建滔、金安国际、南亚、联茂、生益等大厂开始数次调价,各类覆铜板涨价30%-70%不等,相比上半年平均涨幅在40%-50%之间。


        玻纤布、树脂等其他原材料跟涨,加剧中下游成本压力。

        上游电子玻纤布、树脂、磷铜球等其他原材料受铜箔拉升行业景气度以及国内供给侧改革的影响,部分供应商2016年下半年开始跟涨。电子布去库存明显,价格由去年7月份的3.2元/米上涨到当前的6-6.5元/米;环氧树脂受国际油价上扬及铜箔、电子布涨价带动,下半年震荡上行,去年11月份价格就已跟涨至14000元/吨,相比2016年初提高了10.2%。 2017年部分玻纤布主要供应商如台湾南亚、建滔积层板等均有玻纤纱窑冷修计划,将导致本已紧张的玻纤布供给更加短缺。虽然当前铜箔涨价趋势有所缓和,玻纤布、树脂的价格依然持续走高,大幅加剧了中下游成本压力。


         PCB厂商受成本上涨带动跟进提价。

        下游PCB厂商竞争激烈,为了不流失已有订单和客户,一般会尽量维持产品价格稳定。但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按覆铜板上涨40%-50%及铜箔上涨30%粗略测算,仅覆铜板和铜箔的涨幅就将使PCB成本提高近18%-22%,巨大的成本压力迫使PCB企业也开始涨价,自8月份以来已陆续有部分PCB企业宣布提价,幅度在5%-25%不等,预计如果原材料涨价持续会有更多PCB厂商跟进提价转嫁承办压力。上游铜箔引发的涨价已传导至整个产业链,PCB行业进入涨价大周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