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酒泉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酒泉丰富的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让酒泉开创了我国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的先河,还让酒泉成为国家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3月18日,记者走进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强烈感受到产业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内厂房林立,处处是生产和建设的火热场景。

    记者在园区看到,去年建成投产的金风、华锐、中材科技等8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里,出厂的风机、叶片、塔筒等产品正在装车运往各大风电场;今年开工建设的东方电气、九鼎机舱罩、鑫茂鑫风叶片制造等4个项目,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尾声,下半年即可建成投产;刚刚落户的台湾红叶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后,便集结人马投入到紧张的施工建设中。

    截至目前,园区已有22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多元,今年1—2月,又实现开门红,销售收入达到9.92亿元。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既是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部署在肃州大地的成功实践,也是酒泉市委“重点抓风电、难点抓移民,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思路的生动体现。

   2010-2013年中国太阳能玻璃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发展预测报告

 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为肃州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全区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整体进入以工业为主导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尤其在增加社会就业、活跃第三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壮大地方财力等方面的带动力日趋明显。2009年,肃州区新增就业1万余人,其中直接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有7000多人,人均月工资1200元。已经成为甘肃金风总装调度的酒泉本地人李超告诉记者:“酒泉风电产业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好的就业机会,2008年我从华北科技学院毕业后,来到金风工作,可以说是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现了我的梦想。现在,我有七八个同学都在本地风电企业工作。”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也带动了肃州区餐饮、住宿、物流等第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仅运输风电装备的车辆,每天就有500多台。正在等待装运风机的肃州区西峰乡中深沟村农民杨东高兴地说:“风电产业园让我们有了活干,现在我再不用东奔西跑联系货物了,在家门口就有运不完的货。”

    风电装备制造大龙头企业的入驻也大大带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产业园入驻的22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有上市公司13家、中央企业8家,其中国内风机总装排名前三的华锐科技、金风科技、东汽集团和叶片制造排名前三的中复连众、中航惠腾、中材科技等企业全部落户园区。这些企业建成投产,又吸引了机舱罩、法兰轮毂、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一大批配套项目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2009-2010年太阳能设备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了风电产业的升级换代。华锐科技、金风科技和东汽集团等企业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和实验均放在酒泉。目前,华锐科技国内首台3兆瓦陆上风机已下线,金风科技2.5兆瓦风机3月底将在酒泉下线,东汽集团2兆瓦风机今年上半年将在酒泉批量生产。中复连众和中材科技也积极适应华锐、金风产品配套要求,2.5兆瓦和3兆瓦叶片已完成模具研制,正在抓紧实验。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国说:“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酒泉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政府的决策很有眼光,服务十分周到,这更增加了我们在酒泉发展风电产业的信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规模和配套能力,肃州区加强与瑞士通用标准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理工大学等中介机构、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沟通联系,探索筹建专业研究机构、测试认证机构、科技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已签订相关合作协议8份,其中科技服务平台公司已完成注册,国际权威测试认证机构SGS已正式入驻,这将为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让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插上腾飞的翅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