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锂电池设备产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旺盛(图)

          目前从产能的角度看,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产能整体是过剩的,市场担心电芯企业固定资产支出减少导致锂电池设备需求下滑。短期而言,电池产能是整体过剩,但高端锂电池市场的博弈将导致厂商继续保持扩产的步伐,原因如下:

          电池价格竞争激烈,通过高端产能构建成本壁垒是必然选择:锂电池厂商在上下游中议价能力较弱,随着政策补贴的退坡,汽车厂商的成本压力将传导至电芯厂商,电芯厂商的毛利率将受到挤压,只有具备规模效应、技术竞争力、议价能力的电池厂才能够承受成本压力。电池厂商通过扩产扩大规模效应,可以提前建立成本优势。目前锂电池价格居高不下,2017年铁锂电池成本为0.9-1.0元/Wh,三元电池电芯成本为1.0-1.2元/Wh,电池包等部件成本估算0.25-0.35元/Wh,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至2020年锂电池成本降至1元/Wh以下还有一定距离。作为电池生产商而言,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平均成本、提高电池技术水平、渗透进入高端汽车产业链是维持竞争力的根本。

          扩产是市场博弈中的更优选择:优先实施扩产计划,占据市场份额的公司将获得主导权,未来电池厂的生存机会在于绑定大型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只有具备强大供应能力、优先占据了市场的电池厂才可能有与整车厂合作的空间机会。在目前锂电池路线明确的技术路径下,加快布局生产能力是锂电池厂商的更优选择。三元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特性,有逐渐取代磷酸铁锂电池的趋势。因而龙头锂电池企业仍然有较强的扩产意愿,希望通过电池产能的迅速扩张建立起领先的规模优势。电池厂商通过扩产扩大规模效应,可以提前建立成本优势。

表:主要电芯厂产能规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8-2020年设备投资市场约600-700亿。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的2020年产能规划分别为34GWh、50GWh、23GWh,银隆和时代上汽2018年也将展开设备招标。市场产能迅速向少数龙头电芯厂商集中,对高端锂电池设备需求更大。根据统计,2020年以前主要动力电池厂商规划新增产能180GWh。根据以往投产数据,平均每GWh产能对应设备投资约3.5~4亿元,预计总投资约630~720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现状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顺应补贴政策调整比亚迪48.49亿元布局动力电池

          2017年12月26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盐湖股份等合作成立的“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后,将启动建设“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近日,该项目已经取得青海省经信委备案通知书,项目总投资48.49亿元。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人民币5亿元由各股东以现金方式出资到位,其中比亚迪持有49%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2.45亿元,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5%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2.475亿元,深圳市卓域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750万元。

          “比亚迪目前动力电池产能可达16GWh,根据规划,2018年至2020年将陆续达到29GWh、34GWh、39GWh。”比亚迪动力电池工厂项目部经理郭伟男介绍,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的布局早已成形。截至2017年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16GWh,其中10GWh磷酸铁锂电池,6GWh三元电池。2017年4月,比亚迪宣布拆分动力电池业务,并对外出售。而比亚迪已经和很多主机厂在谈,发现原先规划的产能远远不够,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根据比亚迪规划,到2020年计划产能达到39GWh。此外在动力电池产业,比亚迪坚持全产业链,从上游锂资源到主要原材料开发,再到电芯、模组、BMS,包括电子系统、回收等,百分之百覆盖。未来,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将主要从系统角度,考虑能量密度提高、成本降低,以及高安全性、可靠性、长寿命三大问题。(来源:中国经营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我国光热发电站行业分析:塔式、槽式是商业化主流 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光热电站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能源局2016年启动首批20个光热发电站示范项目,装机规模总量达134.9万千瓦,开启我国光热发电的商业化进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装机规模3300MW,涉及34个项目;规划装机4750MW-4800MW,涉及37个项目。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走高、勃姆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电池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期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由2019年的0.66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97%。预计2025年其需求量将达到7

2025年08月20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同时能源转型和经济性驱动需求激增,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行业需求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56.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64.3亿平方米。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电解液溶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的发展与电解液市场变化息息相关。电解液,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承担着运输锂离子的重任,还在正极与负极间传导电流,确保锂离子能够顺畅地在正、负极间穿梭。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近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装机总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增装机规模41.54GW/107.13GWh,占全球装机56.83%。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近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带动了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45%,达到了87万吨,不过其增速慢于锂电池增速,这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已改变,使单位GW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