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池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随着21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化学电源随之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理想也是技术最高的可充电化学电池,目前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子产品等方面,未来将运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航天航空、军事移动通信工具和设备等领域,其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并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理想化学能源,具有体积小、电容量大、电压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扩大的电动汽车领域将给锂离子电池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将从政策层面对我国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动。
 
       锂电池将呈现爆发增长
 
       锂离子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锂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近十几年来发展迅猛,在小型二次电池市场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化学电源应用领域中最具竞争力的电池。
 
       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随着21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化学电源随之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理想也是技术最高的可充电化学电池,目前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子产品等方面,未来将运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航天航空、军事移动通信工具和设备等领域,其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并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锂汽车电池迎来增长期
 
       对我国而言,汽车污染日益严重,尾气、噪音等对环境的破坏到了必须加以控制和治理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正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因为能源的有限性,化石燃料都是有限的能源;其二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各国政府的排放要求日益提高。尽管目前混合动力汽车还受到高成本的制约,但从长远看,混合动力车的购买者会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全球主要国家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就我国来说,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近日,由工信部组织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已经初步完成,目前已经进入了向相关部委征求意见的阶段,国务院审核通过后,《规划》就将在国内实施。
 
       在传统内燃机汽车方面,我国落后于国外20年。特别是轿车发动机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中国在内燃机汽车赶上发达国家的机会很小。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只有四五年的差距。中国有成本和市场的优势,有潜力和可能在世界上形成领导地位。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的超赶路径,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遇。借助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技术革命,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作大作强自主品牌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将由易及难、分两步走:一、2011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二、2016年至2020年,将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普及混合动力汽车。
 
       相关公司投资机会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壳、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电池外壳一般为不锈钢或镀镍钢壳,有方形和圆柱形等不同的型号。电池的内部为卷式结构或叠片结构,由正极、电解液、隔膜、负极组成。
 
       锰系及三元系是正极材料的首选。磷酸铁锂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产品一致性、低温性能、高倍率放电、能量密度、电池制作成本等。另外,磷酸铁锂两大核心技术专利包敷碳、碳热还原分别归加拿大、美国公司所有,这也是国内发展的障碍。锰酸锂研究时间较长,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并且没有专利的制约。而三元材料可认为是已有材料的改性,更多的是关注工艺参数。从目前世界主流汽车厂商的选择也可以看出,锰系及三元系才是目前电动汽车的首选。就正极材料来说,我们关注锰系及三元材料相关公司,如生产锰酸锂的中信国安、杉杉股份、当升科技;锰酸锂原料二氧化锰的生产企业湘潭电化、红星发展。
 
       隔膜进口依赖度较高。就隔膜来说,目前国内中高档隔膜主要靠进口,国内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后续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目前上市公司中生产隔膜的仅有佛塑股份,云天化、南洋科技各1500万平米/年隔膜目前正在建设中。我们建议关注佛塑股份、云天化、南洋科技。
 
       六氟磷酸锂国产化有望来临。从电导率、热稳定性和耐氧化性等性能来说,六氟磷酸锂是最优秀的电解质材料,目前我国电解质几乎全靠进口,六氟磷酸锂毛利率高达60%以上。目前国内有些公司也在向六氟磷酸锂进军,我们多建议关注有望成功生产六氟磷酸锂的多氟多、江苏国泰、九九久。
 
       其他添加剂关注PVDF、NMP、DOP。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作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做分散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做增塑剂。我们建议关注PVDF的生产企业三爱富;分散剂NMP原材料γ-丁内酯的生产企业山西三维;增塑剂DOP的生产企业广东榕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