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我国电石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内容提示:2011年我国电石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第一季度价格仍将逐步回落,至电石企业和下游用户均能承受的平衡点后暂时平稳。2011年电石产量将比上年增长20%左右,电石总体价格将高于2010年上半年,但明显低于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期间虽有波动,但全年电石企业将保持适度利润水平,实现上下游行业的均衡、良性发展。

       如果用高歌猛进、跌宕起伏来形容2010年的电石市场,那么2011年的电石行情将在全球经济日趋复苏、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渐进实施以及下游消费缓慢增长的大氛围中向理性回归。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理事长张玉表示:“2011年我国电石市场或将在全行业走向全面调整、整合的大趋势之下,步入理性回归、量增价稳的轨道。”

       回顾2010年电石市场,上半年市场一直比较平淡冷清,电石价格低位徘徊在2900~3200元/吨。下半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各地不同程度地采取限电限产措施,并进一步调高电价,电石企业经营更加困难,靠近港口地区的电石企业转产镍铁,导致电石市场供需矛盾加大。2010年10月,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电石生产大省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的部分企业采取了停产措施,国内电石产量骤减,供应缺口加大,电石价格从去年7月份的3000元/吨冲高至12月初的4700元/吨。12月上旬,随着各地节能减排压力减轻,并受电石价格高位运行的刺激,停产企业相继复产,产能得以释放,电石供需矛盾趋缓,但聚氯乙烯市场难以提振,下游成本压力迅速传递至电石企业,电石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下滑,12月下旬跌破4000元/吨关口,西北电石主产区出现了3500元/吨左右的低价。

  多重因素抬高生产成本
       原油、煤炭等能源价格将随全球经济的复苏持续上涨,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原油价格将在2011年攀升至100美元/桶以上,煤炭价格水涨船高,将带动电石原料兰炭价格持续坚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传统以混烧窑技术烧制石灰的方法将逐步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投资大、技术先进、现代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的气烧石灰窑,以混烧窑技术烧制石灰的企业必须加大环保设施投入,亦将导致电石原料白灰成本增加;电力成本占电石生产成本的70%,由于目前国内电厂效益不佳,预计2011年高耗能行业的电价不排除会小幅提高,将影响电石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已成为必然。

       2011-2015年中国电石(碳化钙)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产需异步抑制价格上升
       业界预测,2011年我国电石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第一季度价格仍将逐步回落,至电石企业和下游用户均能承受的平衡点后暂时平稳。2011年电石产量将比上年增长20%左右,电石总体价格将高于2010年上半年,但明显低于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期间虽有波动,但全年电石企业将保持适度利润水平,实现上下游行业的均衡、良性发展。

       下游需求不旺和新增产能的释放将拖累电石价格上升。2010年,国家的主要宏观政策是抑制通胀,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依旧趋紧,电石下游市场需求很难走出低迷态势,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开工率将依旧看低。

       此外,目前国内在建电石炉较多,大部分将在2011年形成产能,由于在建产能均为大型化工企业或拥有煤电优势的资源型企业的配套项目,呈现大型化、集群化的特点,因此2011年电石产能、产量的提升也将抑制电石价格大幅上涨。不过,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指导下,电石企业开始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将消耗大量电石,增加一部分需求量。

  落后装置出局或搅平衡
       张玉指出,在国家电石产业政策的调控之下,2011年,内燃炉装置将逐步退出电石行业,一部分转向生产镍铁等其它非电石产品,另一部分将被淘汰出局。同时2011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已把节能减排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是否会加大淘汰以半密闭式电石炉为代表的落后产能的力度,是否允许其限期改造为全密闭电石炉,这些政策对电石市场至关重要,这两个因素将可能使电石产量削减,进而减少市场供应量。因此,2011年内燃式、非密闭式电石装置将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继续加大政策力度,电石市场势必再起“波澜”,进一步宽幅震荡,出现新的、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平衡。但现在许多电石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的电石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或已经在实行产业升级,同时一些大型电石用户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形势发展。

       如果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剧烈变化,国家不出台大范围、大幅度、大力度节能减排政策,电石企业将处于自我淘汰、自我更新状态,企业也将进一步整合,向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上下游联合的方向过渡,逐步实现整体产业升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随着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相继公布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时间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GWh。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集流体材料,正在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未来需求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02日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强者恒强”格局有望强化。国外电池结构件领域,欧洲市场虽然潜力大但本土供应链不完善,为电池结构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加速释放海外产能,也带动着上游的精密结构件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头部结构件企业凭借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海外设厂既能更贴近客户,提升服务效率,又能利用当地

2025年08月01日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浓缩铀是“技术壁垒+安全监管+资金周期+客户信任”于一体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集中于少数拥有先进离心技术和核安全许可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等。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个因素导致美国浓缩铀产能在冷战后加速衰退。不过,近几年,美国多措并举重塑本土铀浓缩产业链,推动HALEU与LEU产能建设,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或将重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促进了光伏银粉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累计装机达到375.00 GW;市场南移趋势明显,2024年江苏、浙江、广东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排名前三,取代传统的山东、河南、河北,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新的主力军。

2025年07月30日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国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不断突破。2004年之前,国内只能生产单张面积12m2以下的钛-钢复合板,电站用15m2以上大面积钛-钢复合板全部依赖进口,其市场基本被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两家公司所垄断。此外,PTA、湿法冶金、氯碱工业、环保等行业用高端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也存在类似问题:高端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具

2025年07月29日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我国煤化工行业正从传统煤化工为主,向传统与现代煤化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转变。传统煤化工由于技术成熟度高、投资门槛相对较低,曾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煤化工的市场占比正逐步下降。

2025年07月28日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随着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聚乳酸市场创造了增长机会。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自2020年起逐步升级“限塑令”,要求到2025年重点城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显著减少,快递包装、外卖餐具等领域明确要求使用可降解材料,而聚乳酸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