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农家乐发展多元化,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带来行业增长潜力

       一、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农家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多种形态,传统的休闲娱乐已经逐渐走向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农家乐产业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出路,常见的有科研、餐饮、农业展览等。

       1、农家乐+研学

       事实上,早在50年前的日本就在搞研学,叫修学旅行;20年前的宝岛台湾也在搞研学,叫教育农园。

       2016年,国家11部委联合发文,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农家乐,有“农”的部分,可以体验农耕,开展学农教育。同时,又配套有餐饮板块、活动场地,是开展研学旅行和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天然场所。不过研学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就是农业园想要承接学校的研学旅行,需要开发自己的课程体系,这其实是在搞教育了,这对于搞农业和餐饮的农家乐来说是个门槛。

       2、农家乐+饮食游乐

       这是农家乐最传统的模式,也是迭代发展最频繁的模式。农家乐的优势是菜好吃、价格便宜。但是因为门槛较低,做的人多了,发现在好吃上并不能明显领先于别人,拼价格更是拼不起,因为本身就已经很便宜了。游乐业态的加入是给了客人一个来的理由。

       佛山的盈香生态园、成都的松鼠部落、浙江安吉的田园熊出没、北京的洼里乡居楼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餐饮+游乐的业态。以北京的洼里乡居楼为例,北园游乐为主,大量的无动力乐园、小动物、采摘园等等游乐业态,吸引大量的亲子家庭入园,入园门票20-30元;同时,南园以餐饮为主,主要服务于北园的游客。

       游乐业态的优势很明显,不像研学旅行一样需要有课程开发等软实力,只要肯花钱,游乐园很快就能建成,开业,运营,只要有门票,OTA平台也会跟进,帮助平台大力宣传。也是提高客流、拉高营业额的好方法。

       此外,农家乐的菜好吃了,客人走的时候会买一点,习一只鸡,买点新鲜蔬菜,简单理解就是这样,农家乐给了游客一个接触他的机会,如果客户是满意的,对于你种植或养殖或精选的农产品有天然的信任感。

       3、农家乐+农业展览

       农业展览也是给了客人来的理由。成都的漫花庄园、眉山的桂花湖、北京的蓝调庄园、台湾的薰衣草森林等等,都是相对应的成功案例。蓝调庄园,是离北京最近,面积最大的薰衣草庄园,最多的时候每天有30多场婚礼,营业额300多万。有花的地方会吸引人来拍照,还可以办婚礼,承接婚宴等等。

       农业展览也不能万能的,也有自己的弊端,比如花展容易受到花期的限制,季节性特别强,尤其是北方,如果不加入其它业态的话,闲半年的状态是常有的。

       二、农家乐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2019年7月28日,文旅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共计320个旅游村入选。在重点村名单中,包括北京密云区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袁家村、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安徽宣城市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区桃园村、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百里峡村等知名旅游村均在此次发布的名单中,而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江浙地区、川渝地区均有不少乡村入选,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达14个,成为最大赢家;江苏、云南紧随其后,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13个。

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超过(含)10个的省份)
资料来源:文旅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农家乐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我国农家乐的兴起与城镇化率不断上涨密切相关,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总是希望拥有更好的环境、饮食等生活需求,农家乐成为城里人的常见休闲生活方式。

       按照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根据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大关。这也意味着2019年比规划提前一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

2010-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的城镇化将逐渐进入到下半场,进入到二次城镇化阶段。相比一次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由乡到城的流动,二次城镇化是城市之间的流动,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大都市集聚。(YM)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农家乐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投融资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4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2010年以来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但渗透率仍较低。以必胜客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在早期将比萨理念引入中国并开始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开拓,其中必胜客更是以先发优势等成为市场绝对龙头企业。当前,国内市场上比萨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差异化发展为破局之道,而新进入者则又该如何经营?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