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品牌优势及渠道拓张情况分析(图)

         国内品牌:领导者优势保持,拓展产能渠道,积极求新

         本土品牌仍占据优势、资本活跃度提升,推广品宣模式。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在国内调味品公司中民营占比约80%,另有国企,外企和中外合资等形式。由于本土品牌的产品工艺与配方更适合本地口味和消费需求,本土品牌依然具有优势。

         行业资本活跃度提升,越来越多调味品企业有望上市进入资本领域,同时外资通过合资并购进入中国市场。

         区域分布上,华东地区企业类型多样;华南地区大型企业较多,市场较完善;西南地区区域性品牌较强势;华中地区外资企业较为集中。

         品牌宣传上,调味品企业从传统的地推、地面广告升级到冠名娱乐节目和饮食节目等空中广告形式,比如海天赞助的《一站到底》、《最强大脑》,中炬高新赞助的《鲜厨当道》,老恒和赞助的《十二道锋味》,品宣方式推陈出新,借助新媒体推广,有效提高消费者触达率。

 
图:海天冠名江苏卫视节目《一站到底》

 
图:中炬高新旗下厨邦品牌赞助《鲜厨当道》

         强品牌优势保持,领导者渠道拓张加快发展。

         根据中国调味品行业百强数据显示:2014年(68家企业)、2015年(75家企业)、2016年(85家企业)的总产量分别为739.1万吨、838.8万吨、926.2万吨,分别同增10.5%、8.5%、7.1%,收入分别为501.1亿元、575.1亿元、612.3亿元,分别同增12.6%、11.6%、6.1%,优势品牌保持较快增长。

         2016年酱油产业的总产量是369万吨,同比增长率为7.19%,产量前三名的企业依次为海天、美味鲜、李锦记分别为:147.4万吨,75.5万吨、29.8万吨。千禾味业产量增速最快达到40%。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在现有格局下,行业领导者加快渠道扩张和产能建设,品牌加速集中:

         1)海天加强渠道下沉和二次开发,提升县级城市覆盖密度和商超渠道占比;

         2)中炬高新阳西一二期产能逐渐释放,并计划新建65万吨非酱油产能,实现多品类发展。

         龙头企业优质产能有望代替挤占中小企业产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实现规模扩张和市占率提升。

         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国内龙头企业占据主动。

         为了匹配消费者对于多品类、细分功能产品的需求,调味品也在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以中炬高新为例近两年研发投入已达收入占比4%,推出各式酱油和酱类产品在不同渠道进行针对性推广。

         龙头公司具有资金优势,在研发选择上占据主动,较易获得产品技术壁垒挤压兼并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国内品牌在文化认同和产品设计上较海外知名品牌更好贴近国内消费者和终端市场,匹配渠道下沉措施有望持续占领市场。

 
图:调味品公司研发投入比例变化

 
表: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财务数据盘点

         重点公司推荐:关注龙头稳增,区域品牌延拓

         我们认为调味品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基本面受益于经济向好、餐饮恢复、产品结构升级有望持续改善,具备成长弹性,当下板块整体估值较低,突显投资价值。重点关注兼具产品品质提升、渠道布局优势和品牌口碑的公司,有望受益产能扩张下规模效应或体制改革管理激励,具有上下游议价定价权有助于穿越成本波动周期,在行业品牌集中过程中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具体推荐:1)产品升级下获稳健增长的综合和子类龙头,如海天味业、安琪酵母、涪陵榨菜;2)区域龙头推进多品类、全国化进程,有望获弹性成长空间,如千禾味业。另外关注恒顺醋业国改进程带来的业绩提升。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餐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下沉市场渗透与供应链出海共筑增长新引擎

我国中餐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下沉市场渗透与供应链出海共筑增长新引擎

中餐稳居我国餐饮市场最大基本盘,且仍在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其中中餐以3.6万亿元的规模占据超六成(65.3%)市场份额,成为绝对主力。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2027年中餐行业增速将稳定在10%左右,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5.3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

2025年10月30日
产能收缩+需求复苏 我国食用菌行业回暖 政策推动价值链攀升

产能收缩+需求复苏 我国食用菌行业回暖 政策推动价值链攀升

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大多起源于中国。中国现为全球食用菌主产国,2024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达4436.6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花椒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 需求呈现餐饮驱动、健康导向、终端精细演变路径

我国花椒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 需求呈现餐饮驱动、健康导向、终端精细演变路径

伴随生产端的结构性调整,我国花椒主产国地位持续稳固。一方面,花椒品种迭代加速,航天育种培育的"天府红1号"单产提升显著,麻味物质含量达普通品种两倍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研究所推出的"渝椒9号"无刺丰产品种,亩产大幅提升且采摘成本降低,成为南方产区主推品种。另一方面,花椒种植智慧化,四川汉源县建成全国首个花椒5G智慧园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2023年,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日产量降至916.7吨,延续了下降趋势。在这场结构性调整中,龙头企业众兴菌业以39%的产能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标志着行业集中度正快速提升。产量下降并非简单的市场萎缩,而是生产成本、产业模式、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调整。展望未来,我国双孢蘑菇行业的发展焦点已从追求规模转向价值提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西餐逐渐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市场不断扩大,在餐饮市场中占比不断提升。到目前,西餐已成为我国餐饮行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餐饮市场中,中餐(含正餐、休闲餐及快餐)占比约70%,西餐及其他非中式餐饮占比约30%。

2025年09月06日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进入2025年,各大外卖平台掀起补贴战,为餐饮行业带来巨大流量红利,或将进一步促进持续复苏。4月初,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5月,饿了么也以“超百亿补贴”入局,而新推出的淘宝闪购,以淘系庞大的资源持续加码补贴,拿出500亿投入冲量,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

2025年08月26日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在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民宿行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市场规模超过百亿。这也吸引诸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导致民宿平均房价与收益呈现“降温”状态。

2025年07月29日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