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外卖网络平台监管手段有限,罚款震慑力度小 需要“以网管网”,深入查处违法行为

      每到饭点,打着各家平台醒目招牌的送餐小哥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街头一景。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近1.5亿,以31.8%的半年增长率位列今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用户规模达到1.46亿。
  
  在网上外卖迅速火爆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不久前,随着媒体再次曝光“黑餐馆”重新上线,曾经午餐基本靠网络的北京媒体人张林清,内心的小焦虑又一次被触发了。“看起来高大上,谁知道吃到的是不是脏乱差?”
  
  看不见的餐馆,如何纳入实打实的监管,着实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部分平台瞒报资质不全的商户
  
  8月26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再次约谈多家网络订餐平台,继此前公布了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3家网络订餐平台上60家无证店铺名单后,又通报了3个外卖平台的30家问题店铺。
  
  截至8月25日,北京市食药监局监测了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平台共5.1万商户,北京地区在线店铺的信息公示率由今年“3•15”期间的几乎为零提升到86.5%。
  
  《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的食品经营者资质进行审查和登记,及时更新经营者身份证明、食品经营许可等资质证明材料,并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相关信息。对于不具备食品经营资质的经营者,不得允许其在平台开展食品经营活动。
  
  “从3月份开始就要求企业公示平台商户信息,最终定在7月15日前必须公布,结果外卖平台一拖再拖。”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说,有的企业设立“阴阳账目”,给政府部门的数据和企业内部的数据不一致。部分平台为了自身利益,瞒报一些资质不全的商户。
  
  在约谈的头天晚上,北京市食药监局互联网监测中心整整一夜都在搜索固化平台上的信息。让人诧异的是,工作人员固化证据后没过一会儿,就发现已经有店铺开始下线了。“他们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清二楚,普遍用自己是新兴产业不成熟、人手少、商户多等理由推脱。监管部门查一查,他们就动一动;媒体曝光哪家店,他们就下线哪家店。”李江说。
  
  监管手段有限,罚款震慑力度小
  
  “网络订餐是否安全,第三方平台能否负起责任很关键。”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负责人胡改琴对记者说,“高风险区主要是小餐饮这一块。陕西省有小餐饮9万多家,在网络订餐的商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面对网络订餐的火爆,现有的监管手段有些力不从心。
  
  “在突击检查中,我们各辖区食药监局(所)试图约谈辖区范围内的第三方平台子公司,但多数公司的负责人不到位。”胡改琴认为,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需要多部门的合力。“比如,陕西范围内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出现问题,但是该平台的注册地在北京,监管起来就比较困难。”
  
  而在网络订餐平台注册地集中的北京,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部门曾先后4次对美团网的开办者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先后2次对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的开办单位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许可证的行为进行查处。百度外卖平台下线了1000余家问题商户,其中北京地区286家。美团外卖平台下线9000余家问题商户,其中北京地区2000余家。饿了么外卖平台在今年“3•15”后累计下线近2200家商户。
  
  “我们罚款已经准备好了,来罚吧!”执法人员甚至听到有网络订餐平台如此回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4年我国外卖O2O市场规模为95.1亿元,2015年飞增到442.4亿元,2016年预计将达到715.8亿元。“最高20万元的罚款,根本比不了这些店铺给网络订餐平台创造的高额利润。”北京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说。
  
  “以网管网”,深入查处违法行为
  
  “现代生活节奏快,少不了网络订餐,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在西安一家国企工作的员工张波说。据调查,目前用户选择外卖平台最看重的因素中,餐品卫生安全保障性排名第一。
  
  “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必须对照其特点进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对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管,需要“以网管网”。
  
  “一方面,我们考虑和第三方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工商、通信、公安等部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约谈机制。”胡改琴介绍,陕西省食药监局从今年起,对达到标准的小餐饮颁发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在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目前,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发了全国食药监系统首个互联网监测平台,同时成立了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首个网监大队,已经开始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互联网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批违法线索。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互联网监测中心负责人赵鑫介绍,搜索监测方法有几种:一是通过食品经营许可系统的比对,如果店铺名称不规范,就被列入可疑名单;二是对店铺的地址进行比对,例如,多个店铺使用一个地址,可能存在着无证或未在原址经营的问题;三是比对电话,未标明店铺电话信息,或者多个店铺使用一个电话号码的,可能存在一证多用的违法行为。
  
  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云华表示,今后,北京将每周公布三大平台资质欠缺商户名录,由媒体和市民监督整改,直至平台认真履行其法定的审查公示义务为止。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点外卖时不能太贪图便宜,尽量选择知名度高、有明确地址的餐饮企业,遇到“黑外卖”要积极举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投融资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4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2010年以来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但渗透率仍较低。以必胜客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在早期将比萨理念引入中国并开始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开拓,其中必胜客更是以先发优势等成为市场绝对龙头企业。当前,国内市场上比萨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差异化发展为破局之道,而新进入者则又该如何经营?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