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奶茶行业简介与我国市场发展历程及产业新属性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奶茶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世界奶茶发展史:源起西藏,兴于欧洲,回归东方
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西藏人民首次将奶和茶融合在一起。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奶茶被带入了印度。印度人民根据饮食文化差异,在奶茶中加入香辛料来提升口感。殖民地时期,西方列强将奶茶带回了各自的国家,稍加修改,形成了荷式奶茶和英式奶茶。
 

资料来源:互联网
        荷兰式奶茶

        荷兰人由于不喜欢印度奶茶的辛烈味,于是混合不同品种的茶来替代香辛料制作奶茶,并加入枫糖作为调味剂,这也是现代奶茶的雏形和基本配方。荷式奶茶中“奶”的风味浓郁,深受欧洲大陆人民喜爱,与欧洲饮食习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欧式风味。

        台湾奶茶是荷兰式奶茶的一个分支。荷兰对台湾殖民统治期间,将荷兰式奶茶带入台湾。台湾人民智慧性的创新,将奶茶中加入“珍珠”,即一种粉圆,即由地瓜粉、木薯粉等制成的一种粉圆。煮熟的粉圆外观乌黑晶透,以“珍珠”命名,由此台湾奶茶便以“珍珠奶茶”著称。

        英式奶茶

        1680年,在荷式奶茶的基础上,约克公爵夫人又加入了鲜奶、砂糖,酿造了英式奶茶。英式奶茶与荷兰式奶茶最大的区别是英式奶茶主要供皇家贵族和上流社会享用,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英式奶茶取名也很讲究,比如:伯爵奶茶、皇室奶茶、鸳鸯奶茶等。

        港式奶茶是英式奶茶的一个分支,价格更为亲民,随港式茶餐厅的流行而风靡,“丝袜奶茶”、“鸳鸯奶茶”为其典型代表。“丝袜奶茶”是由于滤网长期使用,颜色暗沉,远看似肉色丝袜而得名;“鸳鸯奶茶”则将丝袜奶茶与咖啡相融合,兼具奶茶的浓滑与咖啡的香苦。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国茶饮连锁:进阶迭代,品质消费,健康升级

        中国茶饮连锁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粉末时代(1990-1995)

        台湾人率先将粉末式奶茶引入中国大陆,引起了一波“奶茶风”。这类初期的奶茶店面积为3-5平米,部分以小窗口形式存在。产品由各种粉末冲水调制而成,味道通常包括原味、草莓味、香芋味、西瓜味、芒果味等。这类奶茶不含茶也不含奶,是中国大陆茶饮连锁的初级阶段,业内称之为“粉末时代”。

        第二阶段:街头时代(1995-2016)

        原料演变、升级,开始遍布大街小巷。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茶基底,即用茶末和茶渣制作基底茶,并将其装在茶桶里,每隔数小时进行更换。此时真的茶叶代替粉末出现在奶茶中,但奶还是以粉末为主。该阶段兴起的知名奶茶品牌有coco都可、Happy Lemo(快乐柠檬)等。
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奶也有了一定的改革,出现了鲜奶。同时,商家为了增加关注度,在奶茶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比如:新创了奶盖,将淡奶油打发并覆盖在纯茶上面,形成全新的形态及口感。
 

资料来源:互联网

        第三阶段:新中式茶时代(2015至今)

        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奶茶更加注重品质,朝着精品茶饮方向迈进。

        在原料选取上,更加健康。用上等的茶叶,辅之以不同的萃取方式,代替原有的碎末、茶渣,用新鲜的牛奶、进口的奶油、天然的动物奶油代替奶精,全方位提升奶茶的口感。品类不断丰富,加入各类新鲜水果成为水果茶。

        在制作工艺上,更加专业。萃取设备的创新和新中式茶饮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萃取设备的使用可实现茶叶萃取过程的标准化;而传统手工制作受制于员工培训与熟练程度,低效且难以保持口感一致性。萃取工艺上也进行了一定的革新,除了传统的热泡,还引入了冷泡、真空高压萃取等。新创的冷泡,不仅可以减少茶涩的口感,还可以减少茶单宁酸的释放,有利于对肠胃的保护。

        在店面装修上,更加舒适。奶茶店普遍提升单店面积,从15-20㎡扩大到50~100㎡。在装修风格上,部分连锁店一改统一装修风格,为每家店单独设计装修主题,用优质产品和惬意环境的完美结合为顾客提供舒适体验。

        新属性:休闲化、社交化、标签化

        奶茶解渴属性淡化。发展初期,奶茶因价位较低且解热解渴而广为流行。夏日,一杯5-10元的冰爽现调奶茶,即可满足消费者现做的新鲜感又能解暑解渴。冬日,一杯热气腾腾的现调奶茶则可驱寒暖身。

        消费升级背景下,新中式茶饮具备了休闲、社交属性。新中式茶饮满足了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消费过程亦是社交与休闲的过程。随着奶茶门店面积扩大,环境更加惬意,以及产品本身更健康,奶茶店成了聚会、逛街、看电影等休闲娱乐中的一个环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饮料功能,同时还有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社交价值和休闲价值。

        从茶饮到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新中式茶饮具备时尚标签属性;与新媒体的结合,标签属性强化。85、90后消费新势力是新中式茶饮的主力目标客群,该消费群体边际消费倾向高,注重生活品质与生活方式,强调个性,新中式茶饮充分满足了该类群体的身体认同,使之具备标签属性,新媒体营销则进一步强化了其标签性。

        需求的旺盛、新媒体营销的助力,使喜茶、奈雪の茶等新中式茶饮龙头出现抢购、排队等现象。每当消费者排了长达1个小时以上的队伍并买到奶茶时,内心会油然而出一种自豪与骄傲感,属典型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在朋友圈、微博等公众平台晒新中式茶饮,既表达排队后的喜悦与激动,也为自己贴上时尚标签。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2023年,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日产量降至916.7吨,延续了下降趋势。在这场结构性调整中,龙头企业众兴菌业以39%的产能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标志着行业集中度正快速提升。产量下降并非简单的市场萎缩,而是生产成本、产业模式、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调整。展望未来,我国双孢蘑菇行业的发展焦点已从追求规模转向价值提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西餐逐渐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市场不断扩大,在餐饮市场中占比不断提升。到目前,西餐已成为我国餐饮行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餐饮市场中,中餐(含正餐、休闲餐及快餐)占比约70%,西餐及其他非中式餐饮占比约30%。

2025年09月06日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进入2025年,各大外卖平台掀起补贴战,为餐饮行业带来巨大流量红利,或将进一步促进持续复苏。4月初,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5月,饿了么也以“超百亿补贴”入局,而新推出的淘宝闪购,以淘系庞大的资源持续加码补贴,拿出500亿投入冲量,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

2025年08月26日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在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民宿行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市场规模超过百亿。这也吸引诸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导致民宿平均房价与收益呈现“降温”状态。

2025年07月29日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